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方体育日报:怎样对待文化霸权

  央视最终没有转播“超级碗”,其理由是普通中国人看不懂。

  这个解释比“超级碗”本身更刺激了国民敏感的神经,展开论战,一派挺央视的,“人家美国人还不是一样不看咱们的乒乓球啊”,另一派骂央视,“你不播,我们就永远不懂”。

  不论哪派,都会承认有着“美国春晚”之称的“超级碗”的确是个文化霸权,我们的态度其实是一个怎样对待这个文化霸权的问题。

  央视这次以反文化霸权的面目出现,有其积极意义,问题是它拿不出更好的替代产品,反的方式也不正确,更何况央视本身也是一个霸权。

  央视作为一个新闻生产单位,专业主义应是做新闻的最大标准,不应替观众进行观念把关和道德筛选。“超级碗”商业价值比奥运会和世界杯加起来还多,绝对是有新闻价值,为什么懂了才能看?观众不懂永远不是理由,就算不懂,人们也会好奇这世界第一热的“春晚”是个什么样子。明明是央视一厢情愿的判断,还要推诿于观众身上。其实,观众恼怒的已不是直播不直播本身,正是其抛出的素质论。以“素质论”去回避一个文化霸权,显然不是真正的反霸权,反而激发了观众的兴趣与好奇心,受众解构霸权的手段就是神圣化苍井空。

  素质是一个永远无法量化的指标,你不可能保证全民都懂,只要有一个不懂的,他就可以质疑你:我看不懂乒乓球,你能少播点不?你总不给机会,我们的“素质”什么时候提升上去?整天提“素质论”的才是真正没素质的,就像一提国家利益,满脑子尽是石油且易燃的愤怒青年。

  以上是从中国方面来看,再看美国,比如央视春晚,它根本就不会考虑,甚至连对“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也充耳不闻,自己乐自己的,美国人是很“土”的,所以,《环球时报》才敦促美国改革开放,这也反映了一种被无视的焦虑。

  但是美国人真正做到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以,越土就越世界,亚洲国家的现代化、国际化在很大意义上不正是西方化吗?反霸权不是一种姿态,而是内容,央视拿不出内容。

  还要相信观众有自身消解霸权的“素质”。比如央视春晚于我,最初是一个仪式——过年离不开它,后来是一个文本——研究它的话语方式,写文章或聊作谈资,现在啥也不是。(刘耿)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NFL美式橄榄球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超级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