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棒球在2008年之后暂别奥运会,让这项在中国本就“小众”的项目发展更显举步维艰,不曾想,校园竟然成为棒球运动发展的热土。业内人士认为:“棒球多年来在教育系统的深耕,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果。”
日前,2014年首都高校第十九届棒垒球锦标赛在清华大学开打,参赛的队伍竟达到了创纪录的31支,比北京奥运会前的参赛规模增加了一倍。相比国内棒球专业队伍的窘境,校际棒球联赛在高校更受追捧和欢迎。
校园棒球星火燎原
一声脆响,北京大学棒球队的外援杰森将来球击出一道完美弧线,帮助两名队友返回本垒得分。杰森能够在球队里表现抢眼,得益于在高中时就接触到了棒球。没想到,这两年与棒球的接触,竟让杰森成为现在北大校队里唯一有棒球基础的球员。
对于中国高校中的棒球人群构成,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谢龙很清楚:“球场上有一多半的孩子都是‘零基础’,很多人因为好奇加入棒球社团,一个学期之后,大概有1/3的人会选择留下,但只要是留下的,一定会成为铁杆。”
正是源于这种对项目的热爱和忠诚,棒球在中国高校中从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在“五一”期间,几名曾经从事过棒球推广的大学毕业生在武汉组织了一次有7所高校参加的“华中杯”棒球比赛。在四川,4支队伍靠着400元经费就搞起了成都地区的高校棒球联赛。
教育部大体协棒垒球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徐勇介绍:“除了北京和上海,全国很多地方的大学校园都有自己的大学生棒垒球协会,不仅在天津、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沿海省市,安徽、河南、河北等中部省份和广西、贵州等西部地区的高校都在开展棒球运动。”
校园通道初步搭建
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已经和北京、上海的高校棒垒球比赛合作了3年,比赛的水平正在逐步提升,来自中华台北、日本等地的留学生选手也为比赛增色不少。在一些重要的比赛场次,观众人数已经超过千人。但更让谢龙感到有成就感的,是“经过几年时间,一条连接小学到大学的棒球通路已经逐渐形成”。从2009年开始,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联手教育部门着力在中国校园推广棒球,当初播下的种子,如今已经有了生根发芽的欣喜。
棒球在校园里的风景独好,也与目前项目的大环境有关系。中国棒球协会秘书长申伟曾经对记者表示:“在2005年确定了棒球无缘伦敦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下拨给中国棒球队的经费只有原来的1/4。”受这一因素直接影响,国内各省市专业队发展受到很大挫折,但没料到的是,这对于高校棒垒球发展却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机遇:上游的棒垒球资源开始进入校园,推动了高校棒垒球的快速发展,校园成为培养棒球人口的“主攻方向”。现在,全国有约1000所中小学校普及棒球运动,至少有10万名学生参与过棒球课。据统计,仅在上海一地,棒球合作计划已经惠及26所小学和8所初中。从教练培训到购买器材,从学生训练到饮食提供,打球的孩子不用付一分钱,全部由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和当地教育部门承担。
在小学铺开后,棒球进入了北京、上海、无锡、广州等城市的中学校园,从而初步搭建起校园棒球的架构和体系。在无锡和常州,两个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投资建立的棒球发展中心已经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小气候”,成为中学的“领头羊”,85名小球员中的第一批即将高中毕业,他们或者赴美国深造,或者进入厦门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
项目发展尚有短板
眼下,每逢周末,清华大学漂亮的棒球场都是比赛不断,然而这背后,也有几分无奈。
“现在北京高校里专业的棒球场地只有清华大学这一块,比赛只能采取这种集中举行的方式。”按照谢龙的构想,“未来高校比赛应该采取主客场的方式,一来可以扩大赛事的影响力和观众的参与度,对于赛事品牌开发和传播能力等方面也有巨大帮助。”
徐勇认为,场地和器材固然影响着高校棒球运动的发展,但并非是最主要的问题,真正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高校中懂棒垒球的专业体育老师少,二是不少高校依旧缺乏棒垒球的氛围。要想推广普及,只给资金、器材是开展不起来的,必须要有懂项目的老师,因此要加强培训,让更多的大学体育老师了解棒垒球、掌握棒垒球的教学技能,再鼓励他们去开课。”
对此,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已经开始对学校教练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派出经验丰富的棒球教练和专业人士在大学开展一系列的演讲。谢龙表示:“类似的培训每年都会做下去,讲师在白天给棒球队员做技术培训,晚上组织社团活动,力求尽快提升高校的棒球水平。”
对于赛事今后的发展方向,谢龙已经有了十分清晰的规划:“现在整个大学的比赛,都是在培养基础的球迷、播撒棒球的种子。坦率地讲,目前的这个规模是一个比较健康的规模。在现阶段追求规模,不太现实,也没有必要。”
本报记者 陈晨曦[微博]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