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健 文并摄
6胜1负小组第一,金发碧眼的“许昕”顺利挺进了浙江省业余乒乓个人积分赛(杭州站)淘汰赛,最后名列第三,他把奖牌咬在嘴里,和球馆里许昕的画像合了个影:“今天大概能涨100多个积分,排名肯定会大涨。”
“这个老外球路真怪。看起来软绵绵,其实旋转特别强,打不死嘞!”落败的对手都不服气,围成一圈,讨论起应对战术:“老外打球都这样,远台防守,太极战术,不能急,要跟他磨”“磨没用,要快攻,唯快不破!抢他反手”“抢攻要失误的,判断不好他的弧旋,经常吃发球……”
让杭州业余乒乓高手们如临大敌的这个“许昕”,不是乒乓国手,是个澳大利亚人,大名Peter Kounavelis,一年前来杭州,普通话说得非常溜。因为喜欢乒乓球,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彼得·许昕”。
“许昕是我第二喜欢的球员。呵呵呵,我最喜欢张继科,不过他太有名了,我不好意思和偶像同个名字。”28岁的彼得·许昕说,他学中文、来中国都是因为喜欢乒乓球:“那么多人一起打比赛,感觉太好了。”
澳大利亚全国排名70位
为看乒乓球赛学中文
彼得从小学乒乓,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人口100多万,大约有两三百名乒乓爱好者。“乒乓球在澳大利亚是小运动,大部分都是休闲玩玩,高手不多。每年比赛老跟那几个人打,我们的俱乐部拿过全市冠军。”彼得说,他的单打水平在阿德莱德市能进前10,“2010年,我的全国排名进过前70位。”
在澳洲算高手,但看了中国乒乓队的比赛,绝对目瞪口呆:“中国队太厉害!我在网上看中央电视台的录像,张继科打马琳,有血性,就把他当成了偶像。”因为中文解说听不懂,2008奥运会那年,彼得开始自学中文。最早学会的两个词是:“好球”、“漂亮”。
彼得·许昕觉得中国乒乓球的发展模式非常好,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确实根本玩不过:“不过因为中国球员水平太高了,比如我们澳洲,可能就会没勇气坚持乒乓球。这不是中国的错,我希望全世界都能学习中国,让乒乓球氛围更好。”
放弃年薪30万元银行工作
来杭州当外教打乒乓
2009年大学毕业,彼得进入银行工作,年薪5万澳币,相当于30万元人民币。“生活还可以,但是少了一点血性。我的梦想就是,学好普通话,到中国来。”于是2010年他辞掉工作,带着乒乓球拍辗转中国香港、台湾及新加坡旅行,前年在长沙,去年来杭州,在树人大学做外教。
“当老师可以有时间打乒乓。杭州的乒乓球氛围好,很快就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彼得先加入大学校队,跟学生们蹭球打,无论全市大赛还是小区友谊赛,哪里有球就去哪。
“杭州有很多高手,我那几下子,遇到高手就不灵了。”彼得说,相比香港和澳洲,杭州的球场少了点,晚上有很多场地市民都可以免费打球:“而且杭州太贵了,房子,买不起。”他在大学的工资6000多元,也称自己是屌丝:“想找中国女朋友,长头发,明星柳岩那样的,会打乒乓球,当然最好了。”
业余乒乓选手也有积分
杭州第一人积2407分
浙江省业余乒乓球个人积分赛,已经开展了五年。五年前,每场比赛只有二三十人参加,现在每年光杭州站就有8场比赛,400多名乒乓业余高手秒杀100个参赛名额。
今年在下城区体育中心乒乓球馆举行的杭州站比赛,按照选手的实力分成四组,职业球员、少体校学生不能参加。每个业余球员都有自己的比赛积分,按国际乒联的计分标准,进行全国排名。业余高手出门对战,都先报上自己的积分和排名,以示“江湖地位”。赢了高手,加分就多;输给菜鸟,扣分也多,很好地激发了业余球手们的比赛热情。
目前杭州第一业余乒乓球高手赵磊,积2407分,这次没能打进决赛,他说:“现在民间乒乓开展得更好了,还能去到全国各地参加积分赛。”按照裁判长龚建平的说法:“中国乒乓球正在从举国体制向全民体育转变,现在正是过渡期。”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