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修早年即以创作体育题材的报告文学和小说驰名文坛。她的报告文学《笼鹰志》、《足球教练的婚姻》、《奥迪迎面驶来》等广受关注,还曾先后荣获第一、二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她的体育长篇小说《姑娘跑向罗马》曾被改编成电视剧《没有终点的跑道》。后来,她转向关注经济社会生活,创作了反映深圳特区发展新貌以及社会上涌现的新人新事的《布吉镇风流人物》、《大芬传奇》、《混血儿》、《不朽的胡杨》等。其间于2002年也写出了传记《体育之子荣高棠》。从李玲修的创作历程上看,她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体育题材创作方面进行了自己不懈的开拓,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是体育文学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10年初,她与乒乓文化研究专家王鼎华联袂,花费三年时间,深入到中国乒乓球队伍中去,利用一切机会深入采访,精心创作,日前由她执笔创作出版了40余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乒乓中国梦——走进蔡振华团队》。这是近年来最重要的体育作品之一,也可以代表李玲修本人创作的一个新高峰。
乒乓球是国球,乒乓球作为一项最具中国特色的体育运动,在新中国体育史上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从新中国夺得的体育赛事第一个世界冠军,到历届奥运会上中国乒乓军团的卓越表现,再到当年美国乒乓球队员的应邀访华,重新打开中美交流大门,被誉为“小球推动了大球”(地球)。李玲修和王鼎华无疑意识到了乒乓球这项体育运动和体育赛事非同寻常的代表性意义,于是选择从蔡振华这个体育人物切入,从乒乓球这个小球的视角,来探寻“体育中国梦”,求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如何走向现实的一种途径或可能。换言之,小球转动大梦想,在乒乓球上,寄寓着两位作者对于中国大梦想的理解与诠释,也寄托着几代中国体育人全部的光荣与梦想、心血汗水与辉煌成就。乒乓球,已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赛事,在作者笔下,它已然成为中国梦的一种载体和一种真实呈现。中国体育人在乒乓球赛事上数十年如一日的坚韧付出、顽强拼搏和取得的令全国人民引为骄傲与自豪的卓越成就,可以代表并印证着实现中国梦的艰难历程和美好前景。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是一个曾经辉煌卓越的民族试图光复其绵延千年的光荣,是一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要为人类做出相应贡献的伟大抱负。这个大梦想,需要几代中国人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各行业、各领域的华夏儿女持之以恒的奋斗。在作者看来,乒乓球领域,经过60多年的拼搏奋斗、竞争角逐,已经实现了中国梦,因此,它足可以成为中国梦的一个成功样本。
《乒乓中国梦》的重要价值在于描写了中国乒乓球事业的一段发展史,即自1989年至2004年前后蔡振华担任中国乒乓球队教练期间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的发展历程。其中又着重描述了中国乒乓球队参与历次赛事的经过。这部书几乎可以视为中国乒乓球特别是男子乒乓球历史的文学纪录,对于认识和了解20年间乒乓球事业的发展有着镜鉴意义。作为乒乓王国,世界第一乒乓大国和强国,这样的文学书写和文学文本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李玲修和王鼎华的写作及其辛劳付出很有意义。蔡振华,作为中国乒乓球曾经的著名运动员和著名教练,他就像是贯穿起中国乒乓球发展史的一个针线,通过他这个点,提纲挈领起以他为首的乒乓球团队,并进而辐射到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全局和整体,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明智的结构选择和组织行文形式。与此同时,作者的视野十分开阔,他不仅限于描写蔡振华个人的经历、作为、事业、婚姻、家庭,也大量地纪录和描写了那些曾经为中国乒乓球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导、教练和运动员。最难能可贵的是,每个人物的形象都个性鲜明、呼之欲出,让读者与现实生活中真实看到的、感受到的那些耀眼名字的本人相对应、相映照,能够产生强烈的阅读共鸣。譬如,稳重而敢担当的“智多星”徐寅生、“美男子加轰炸机”李富荣,豪爽大胆的许绍发,激情而有魄力、严厉又讲策略的蔡振华,聪明绝顶、愈挫愈勇的刘国梁,球风扎实的孔令辉,敢拼敢打的王涛、王浩,沉着冷静的刘国正,怪手丁松,杀神陈玘,女球员王楠、张怡宁等等,这些人物群像,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过眼难忘的印象,充分显示了《乒乓中国梦》作为文学作品鲜明的艺术魅力。
作品对于乒乓发展史的描述,主要放在对那些重要国际赛事的回顾和追忆上。这些回溯式的描写,恪守真实原则,注重对当事人第一手采访资料的运用,同时又极力以文学形象的笔触描述出来。于是乎,整部作品就像一场惊心动魄、异彩纷呈的乒乓球赛一样,每章每节甚至每段每句之间都充满了一种内在的紧张感和强大的张力,吸引着读者一路往下阅读。那一场场扣人心弦的精彩赛事,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生龙活虎的表现,都被作者活灵活现地描述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作品开篇即以中国队1989年在多特蒙德上的惨败开场,引出身在海外的游子蔡振华听从祖国召唤毅然回国,回国后克服种种困难,带领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从倒下处站起,从低谷攀向高峰。在这个卧薪尝胆、历尽艰辛的过程中,蔡振华坚持从严“治军”,从整顿队伍入手,提高队员全面素质,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最终在各项国际赛事上上劈波斩浪,直挂云帆,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的成绩。而在具体的赛事上,又常常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譬如,王涛和吕林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艰难夺冠后喜泣三分钟,1995年在第43届世界杯上削球怪手丁松如何力挽狂澜,王涛如何放手一搏以至王涛父亲在电视机前心脏病突发,都描写得异常精彩、激动人心。作品也写到了刘国梁遇到的“兴奋剂事件”的蹊跷事,张怡宁的遭禁赛风波等等。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两位作者无疑深谙此道,将公众看似耳熟能详的乒乓球辉煌史叙述得风生水起、引人入胜。因此,这可以说是一部艺术上成功的报告文学。
《乒乓中国梦》全书洋溢着高亢的爱国主义主旋。离开祖国我们将什么都不是,没有祖国我们将一无所有。在全体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的心目中,祖国高于一切,祖国永存心中。蔡振华为了一声祖国要你回来的召唤,毅然舍弃了在意大利优越的条件和丰厚的收入,投入母亲的怀抱。为了全身心投入训练指导,他让身怀七个月身孕的妻子回到浙江嵊州娘家去休养生产。而为了在大赛时亲自上场指挥,他又决然中断了重病的疗治。在国际赛事面前,刘国梁请战未果,但依旧到现场去陪练以迷惑对手,丁松赛前紧张,比赛时却能放手扣杀,大比分战胜对手,刘国正在七个赛点前都不慌神,最终出人意料地战胜对手,获得了一场戏剧性的胜利。……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这群乒乓人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在他们的心中,始终澎湃着高昂激越的爱国主义心潮。在以蔡振华为代表的中国乒乓球团队看来,祖国比生命重要,国家荣誉高于一切。因为拥有如此强大信念和精神的支撑,他们在坎坷的路途上才能做到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李玲修和王鼎华以这样一部长篇纪实,揭示了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力量的一个重要来源便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了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持,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才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才能梦想成真。这部作品还提示我们,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让人生出彩的梦想,必须同民族振兴、国家崛起的大梦想紧密勾连,只有把个人的事业融入国家发展的浩荡洪流中,个人的生命才能焕发出最耀眼的光彩,个人的梦想才能绽放出最鲜艳的花朵。从这些方面来说,《乒乓中国梦》为“中国梦”的诠释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李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