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秀梅:比赛结束请马娇吃海鲜 以后去她家乡串门

2013年09月06日10:40  晶报

  亭亭玉立,面容清秀,言谈中还带着一丝20岁这个年龄所有的青涩。马娇、郝秀梅,因为9月3日的一场“意外”而相熟。首次参加全运会的四川选手马娇不惜放弃比赛,勇救落水的辽宁选手郝秀梅,传递了体坛正能量,谱写了一曲生命颂歌。

  >>> 高清图酷 精彩视频 奖牌榜 完全赛程 赛事查询 微博全运

  将时针拨回到9月3日的下午,女子RS:X级帆板第五场比赛现场。

  “当天的风力很大,浪也很大,水流很急,我在快跑到二标的时候,因为操作不当而落水,器材漂得很远,我急着要恢复比赛,所以在追赶器材的时候游得特别快,耗费了很大体力,慢慢没劲了。”郝秀梅回忆起当天经历的时候,虽然面露微笑,但依然掩盖不住内心的恐惧,“我当时特别害怕,我在哭,不停地大喊,吓死了。而且浪太大了,自己根本看不清救生艇在哪。”

  按照比赛规则,救生艇在比赛期间只能在海域周边待命,加上比赛海域较大,因此事情发生时最近的救生艇与郝秀梅还有一段距离。

  而马娇恰好就在郝秀梅身后。“当时郝秀梅在前面,我在后面,看到她的情况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马上救她。我对她说:你别慌、别急,我来救你。我让她爬到我的板上,然后把她拉到她的板上,后来又到了救生艇上。”

  郝秀梅说,自己当时倒是没有多大事,就是吓着了,后来回到板上调整了一下心态,自己拉帆回到了起点,“教练又给了我很多安慰,自己的心绪才慢慢平静下来”。

  救完人后,马娇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得很远,因此放弃了比赛。

  “后来我对教练说,‘我犯错了’。”

  教练问:“你抢航了吗?”

  “我没抢航,我拉了辽宁队一个女孩。”

  “怎么回事?”

  “她落水了,很紧急,我也没多想,就拉她上来了。”

  “你这样做肯定是应该的。”

  教练肯定了马娇的做法,因为按照帆船帆板界的规定,比赛在海上发生紧急事件时,如果对运动员的安全有影响,每个邻近选手必须放弃比赛救人。尽管如此,马娇救人依然难能可贵,毕竟这是四年一次的全运会。

  两人的再次相见是在当天的女子RS:X级帆板第六场比赛中,经过调整,郝秀梅重新回到了比赛中。马娇见到郝秀梅的第一句话是“你还有没有事啊”。

  马娇目前排名第16位,取得好成绩难度不小,但是郝秀梅暂列第八,还有提升的可能。马娇说,她会在后面的比赛放手一搏,同时为郝秀梅加油鼓劲。郝秀梅则说:“我觉得挺愧疚的,太对不起马娇了。当然,我会继续努力,尽力调整,争取好成绩。”

  20岁的马娇和19岁的郝秀梅年龄相仿,此前就已认识。“我们在海南冬训的时候经常见面,她很爱说话,很活泼。”郝秀梅说,这次的“意外”让她们相熟,“我们以后可以成为好朋友。”

  “我现在见到马娇,也不会表达什么,就是特别想和她说话,就是感谢。如果我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也会向她学习。”郝秀梅说。

  但在马娇看来,其实这只是自己力所能及的,看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肯定要伸出援助之手。

  作为大连庄河人,郝秀梅表示自己要做好东道主,在比赛结束后请马娇吃吃海鲜,以后如果有可能还会去马娇的家乡四川西昌串串门。

  两个人都爱听歌,当然,帆板才是她们最大的共同爱好,“今后我们可以更多地交流技战术以及训练、比赛中的体会,”马娇说。

  马娇从事帆板是受到老乡、北京奥运会冠军殷剑[微博]的影响,自己的首个目标是进入国家队,而这一点,恰恰与郝秀梅完全相同。新华社记者 公兵 蔡拥军

  当节俭的开幕式成为本届全运会的一个亮点受到人们称赞之后,赛场上却上演了一个个令体育精神蒙羞的闹剧。就在赛场被一片片乌云笼罩的时候,人们终于看到了令人惊艳的一抹亮色。马娇的亮色,在于她向全运赛场展示了体育道德之美。全运赛场,是运动员展示力量之美、速度之美的地方,同样也是展示体育道德之美的地方。这是马娇的第一个全运会,四年的苦练就是为了这盼望已久的一刻;但是,就在是继续完成自己的比赛还是放弃比赛救助对手的选择中,马娇毅然选择了后者。在她看来,金牌固然重要,但崇高的体育道德之光更是她心中的最爱,她用行动为自己的第一个全运会争取到了份量最重的一枚“金牌”。——新华社评论《全运赛场上终于等来了那一抹亮色》

  全运观察

  “一冠三金”奖励三大球

  辽足U20率先夺冠,颁奖台上队员们开香槟庆祝。值得一提的是,辽宁代表团因此将进账三枚金牌,让其他代表团艳羡不已。

  辽沈大地一直以来盛产足球人材,即便在职业化以前的全国甲级联赛,辽宁足球在全国也是独领风骚。不过,随着中超的崛起,在投入方面日益捉襟见肘的辽宁足球渐渐被财大气粗的山东足球、广州足球给比了下去。这次,辽宁足球的重新崛起,得益于第12届全运会有关三大球的奖励政策。

  在第12届全运会之前,国家体育总局为了鼓励三大球的发展,颁发了相关的奖励政策:冠军奖金牌3枚,亚军奖金牌2枚,季军奖金牌1枚,依此类推,第四名获银牌3枚,第五名获银牌2枚,第六名获银牌1枚,第七名获铜牌3枚,第八名获铜牌2枚,第九名获铜牌1枚。

  放眼世界,这绝对算得上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奖励政策,事实上也是弥补过去矫枉过正的失误。早在1988年,国家体育总局就确立了“奥运争光计划”,事实上宗旨定位在金牌计划上。作为跟奥运会一样设项的全运会,当然紧跟“奥运争光计划”,凡是一个人可以拿多枚金牌的项目得到了大力扶持,凡是多个人都可能拿不到一枚金牌的项目就得到了削弱甚至取消。

  就这样,在“奥运争光计划”的指挥棒下,中国的金牌数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5枚发展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51枚,一举超越了美、俄等超级大国坐上了世界头把交椅。不过,51枚金牌的辉煌是以牺牲三大球为代价换来的,中国三大球在历经多次削弱之后已经奄奄一息。

  中国男足奥运会早早出局,世界杯预选赛也提前当了看客;中国男篮奥运会一场不胜,亚锦赛仅获第五;中国男排一直徘徊在“冲出亚洲”的漫长征途中……拿病入膏肓来形容中国的三大球毫不为过,为了重振三大球的雄风,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了刺激性政策,“一冠三金”政策在全运会上横空出世,可谓是病重用猛药。

  砍伐三大球用了25年时间,恢复三大球恐怕也得需要相同的时间。要想三大球获得实质性的提高,必须在基础训练和青少年培养方面下功夫。那些指望三大球在一届全运会上脱胎换骨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很容易走向矫枉过正的另一个误区。晶报记者 高志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