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龙过激举动引非议 专家:斯诺克球手收入低压力大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9月28日08:57  现代快报

  前晚,斯诺克(微博)球员巡回赛宜兴站1/4决赛出现了令人吃惊的一幕,曹宇鹏(微博)与金龙的比赛接近尾声时,老将金龙做出了一个极不礼貌的动作:他把球直接打出了球台。赛后,曹宇鹏表示,对手要是在英国比赛时做出这个动作,也许会受到处罚。金龙在解释这个动作时只是说:“我认输了。”

  在有绅士运动之称的斯诺克比赛中,金龙做出这一举动,令外界不解,事实上,此前也有中国斯诺克球手出现过类似情况,为什么他们如此情绪化呢?昨天,现代快报记者通过采访,试图寻找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

  回放

  将球打出球台,金龙放弃比赛

  这场比赛第6局最后阶段,金龙的分数落后于曹宇鹏,但此后他击打蓝球没能进袋,谁料,他马上补了一杆,甚至把球打到了球台外。金龙的这个动作令现场观众大吃一惊。

  赛后,只有曹宇鹏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对于金龙的那个举动,曹宇鹏还原了当时的情况,“金龙在打那颗球前,我还没有超分,但他在击打蓝球的过程中已经先碰到白球了,我已经超分了,所以他可能有点情绪吧,我超分了他就不打了。”有记者问,如果在英国比赛中有球员在对手没有超分的情况下出现这种举动是否会被警告,曹宇鹏说:“应该会的,还有可能被罚款。”

  曹宇鹏坦言在意识到金龙会大力“补杆”时,曾想上前拉住他,但为时已晚,“赛后我和金龙没有就此事有过沟通。我看他有点太急躁了,应该是放弃了,我感觉他应该会很大力地把球打飞,正准备上前拉住他的手,但没拉住。”

  之后,记者又采访了金龙,金龙表示自己当时做那个动作是因为:“对手有很好的机会,我认输了!”对于自己失利的原因,金龙表示:“我输得郁闷,输在自己的体力上了。”

  幕后

  情绪失控,为什么?

  1.比赛时间长,球员很压抑

  针对“金龙事件”,昨天,现代快报记者电话采访了斯诺克赛事推广人任浩江。他坦言,自己也是通过新闻报道了解到金龙情绪失控的事情。

  被问及其中原因,任浩江表示,“我不在现场,但是我觉得,应该有身体疲劳的原因,毕竟斯诺克比赛时间长,耗费精力,像这种PTC比赛,一天打几场,人累了,情绪也容易受到影响。”任浩江说,“遇到比较难打的球、难处理的局面,球员会比较压抑,情绪上会出现波动,即使像亨德利这样的大师也出现过跺球杆、敲球台等行为宣泄情绪。当然,这种举动确实不礼貌,对对手不尊重。”

  任浩江的分析确实有一定合理性,由于赛程紧密,一天连赛三场的曹宇鹏赛后出席发布会时也露出疲态,他说道:“虽然今天赢得了比赛,还是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因为感觉太疲惫了,只是今天比赛时候的运气稍好了点吧,最终赢得了比赛。”

  和曹宇鹏相比,年纪更大的金龙体能几乎到了极限。

  2.球员收入低,生活压力大

  在任浩江看来,斯诺克参赛成本高、奖金少也是造成中国斯诺克球手情绪不好的重要原因。

  据介绍,PTC比赛进入64强,奖金是200英镑,进入32强的奖金是500英镑,打进16强有1000英镑奖金,球员一定要打到16强,这样才能确保“不亏本”,而且他们又不能不参加PTC,因为排名赛和PTC是国际台联有积分的比赛,决定着球员赛季排名,球员排名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球员下赛季是否要打资格赛,所以球员一定会全力争取羸下比赛,拿到积分。

  任浩江说:“球员去打比赛还要自己支付机票和食宿的费用,导致球员打比赛成本上升。很多比赛,你必须多往前,进一步,才能保证来参赛不亏本。换句话说,像金龙这些球员参赛压力很大,因为很多费用都要自己承担,容易入不敷出,如果在比赛中打不好,遇到困境,自然就会觉得压力很大,情绪不好。”

分享到:
  • 新闻日本首相称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不会妥协
  • 体育补时遭点球扳平 国少2-2平印度小组出局
  • 娱乐章子怡回应恋情:我就想找个好人嫁了
  • 财经 诸学者质疑房产税扩围 称无法替代限购
  • 科技苹果地图背后:位置数据已成重要资产
  • 博客西安市民:9-15受害者口述实录(图)
  • 读书香消玉殒:文革中自杀的女名人(组图)
  • 教育智力发育不同 北大教授建议男女错龄入学
  • 育儿发育不同步北大教授建议男女童错龄入学
  • 健康人和人也传染狂犬病? 简单实用益肾妙招
  • 女性张柏芝章子怡争艳 贝嫂的嫩模时代(图)
  • 尚品秋风院落度清静长假 私飞市场发展障碍
  • 星座10月运十一风水开运 测他是你归宿吗
  • 收藏上海双年展更新处境难 邱志杰吐槽双年展
  • 相关专题:CBSA世界斯诺克亚巡赛专题 

    更多关于 斯诺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