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赛规模已超英国,但自丁俊晖(微博)2005年一鸣惊人之后再无高手冒尖———十几岁的中国少年球员不断涌现,作为舶来品的斯诺克在中国的发展势头迅猛,大有东风压倒西风超越英国之势。这一局面的出现和2005年中国公开赛18岁的丁俊晖一鸣惊人不无关系,他的横空出世直接掀起了一股浪潮推动这项运动在国内的发展。
现状 丁俊晖一直在唱独角戏
在国内提到斯诺克,可能会没有人知道奥沙利文,没有人知道希金斯(微博),但一定不会有人没听说过丁俊晖。2005年中国公开赛在北京举行,18岁的丁俊晖以外卡身份在决赛中击败亨德利夺冠。正是在这场比赛之后,一股斯诺克旋风席卷而来。无论是斯诺克,还是中式黑八,又或者是美式九球,球房里都会挂着他的海报,围绕着球台的人也越来越多。
梁文博(微博)在2008年世锦赛异军突起,随后在2009年上海大师赛的表现堪称惊艳,然而其锋芒实在太过短暂,只在前16名里待了一站比赛便陷入了瓶颈。和他一样难以实现突破的还有金龙、肖国栋、田鹏飞(微博)等一批与丁俊晖同级的球员。这就意味着丁俊晖依旧孤独地守在自己的高度,这幕独角戏他必须演下去。
困境 海外兵团突破太难
参加世台联职业斯诺克赛事的中国选手一共有11人,参赛选手总数为96人。其实早在3年前,中国面孔在世界斯诺克(微博)职业赛中的比例就曾经达到1/9。
然而令人稍感遗憾的是,在中国参加世界职业赛事的球员中,除了丁俊晖常年保持在前16名能够顺利参加每站赛事以外,剩下的10名球员大多在32名之后,于是只能在资格赛的前几轮中征战,甚至是为保级而战。
去英国打球是所有国内斯诺克球员的梦想,但去那里容易,想留在那里却很难。语言和生活习惯是最直接的两大障碍,丁俊晖大部分时间有妈妈照顾,并有当地的经纪人打理相关事务,其他国内的旅英球手只能扎堆相互扶持。
在英国练过球的大部分国内球员都说在那里的生活很苦。除了客观条件以外,在英国的开销不菲,而他们的收入与比赛直接挂钩可谓相当有限。
前景 “神童”们风险很大
今年初在海口世界公开赛和北京的中国公开赛中,18岁的鲁宁(微博)令人眼前一亮。这次在上海大师赛中,更年轻的吕昊天表现同样令人咂舌,14岁的他下赛季就将前往英国参加职业赛,尽管是从最底端的资格赛打起。
关注度高是把双刃剑。丁俊晖的小师弟们成绩未见得多好,便一个个都被冠上了“神童”的称号,一时间神童遍地。于是各种表演邀约越来越多,诱惑也就越来越多,大多数还在青春期的他们不免容易心浮气躁。金龙是最早一批旅英球员,他给后辈们的建议就是真想吃这碗饭就早点去英国。“毕竟在那儿打职业赛是凭自己的实力,为自己打比赛。” (小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