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体育学院举行了2012年新生开学典礼,奥运乒乓球(微博)冠军丁宁正式成为该校新闻系的新生,同学们纷纷上前要求签名、合影。奥运冠军们在奥运会后的首要选择从“当教练”也悄然向“当学生”在转变,从开始的“混文凭”,也逐渐向“我要学”转变,中国的优秀运动员正在摸索着一条在体制内却能更加丰富自己的道路。刚刚率领西华大学乒乓球队参加完全国大运会的奥运冠军陈龙灿昨天也告诉记者:“这样的转变是一件好事,大家学会了提前面对未来。”
意识转变 提前去面对未来
在上海体育学院的开学典礼上,丁宁被授予了“上海体育学院优秀学生标兵”的称号,并代表新生发言,这样的“荣誉”源于她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我会思考尽快忘记成绩,不断改进自己,继续向前迈进。”这是运动员最喜欢说的话,丁宁把它送给了自己的同学。而在上个月中旬,在伦敦奥运会上射落首金的易思玲也正式到清华大学报到,成为2012级新生。此外,陈一冰、邹市明(微博)、孙杨(微博)、陈定(微博)等众多奥运冠军也都有大学生的身份,在四年的辛苦过后,接来下都要面对“学习”这项新的挑战。
北京奥运会后曾有一项统计,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学历在近年来呈现出不断攀高的趋势,奥运冠军中专科、本科以上学历者约占81.95%,硕士以上学历者约占28%。陈龙灿是汉城奥运会的乒乓球冠军,在退役之后曾攻读MBA的课程,如今是西华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在我们那个年代,脑子里想的只有如何打好球,从来没有考虑过学习的问题。当时国家队也会组织一个月几次的文化课,但似乎大家对学习文化缺乏认识。退役之后,才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非常不足,所以给自己充电。”陈龙灿说。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在没有退役的时候就选择进入大学校园,“这是意识上的转变,是件好事,说明现在的运动员学会了提前面对未来。”
政策转变 国家鼓励上大学
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曾经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政策上的转变,让运动员越来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早在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便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运动员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并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就业。”该政策规定,“获得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他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运动员,可以免试进入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学习。”此后又将保送范围扩大到了现役运动员。
“我们那个年代国家没有类似的政策,加上自身对学习的认识不足,所以大学生运动员非常少。现在国家这样的政策,也为广大运动员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所以现在大部分运动员都会选择读书来丰富自己。”陈龙灿说道。
思想转变 认真读书帮助大
奥运冠军读大学,曾经也有过很大的争议。长年累月的集训、比赛,让他们无法和普通学生一样正常学习,“挂牌”读书的情况虽然大家不愿意承认,但它确实是存在的。但如今,意识上的转变让运动员读书也不只是“走过场”。
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得中国男子花剑首个奥运冠军的雷声(微博),过去的四年里都泡在了北大,“我是个运动员,更是个大学生。如果不是读书,我不会自我调节好心态。”雷声在2008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个人赛输给了名不见经传的德国选手,随后在世锦赛止步16强,创造最差战绩。迷茫,是雷声当时最大的困扰。在主教练王海滨的建议下,已从广州体育学院毕业的雷声成为北京大学2009级新闻学院广告专业的学生,每周四天都去学校上课。起初,雷声还担心上课会耽误训练,没想到后来成绩反而提升了,“天天练也不见得能有好成绩,遇到瓶颈就不知道该怎么练了。上课听讲时突然就想通了,心理学、经济学这些都很有意思,对思路的提升帮助很大。”雷声说。
认真读书,对于很多运动员来说已经不是梦,训练和学习并非绝对的矛盾体。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选择早早进入大学校园,充实自己,而后在赛场上继续拼搏。对于中国体育来说,这正是悄无声息的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