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是正道会馆创始人石井和义于1993年创立的一项自由搏击大赛。“K”代表Karate(空手道)、Kongfu(功夫)、Kickboxing(踢拳),Kempo(拳法)等格斗技;“1”即第一、冠军。事实上,参加K-1的选手使用的格斗技有泰拳、空手道、踢拳、散打、职业摔交、跆拳道、传统泰拳、拳击,甚至还有美国的军队格斗技、法国腿击术和一些业余格斗技。
K-1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站立格斗技殿堂仰仗的是三件利器,其一拜准确的赛事定位,其二乃高效、创新的商业运作,其三为明星效应。
创始人石井和义出身于极真空手道,而后在大阪自创正道会馆。有感于极真空手道分崩离析、派别林立、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石井决定创办一个真正抛弃门户观念、包容天下各路英雄的世界性大赛。石井深知没有观众的比赛水平再高也是曲高和寡,让比赛保持紧张激烈的节奏才能将观众请到现场。
因此K-1的规则以鼓励进攻、鼓励KO为原则,限制使比赛节奏拖沓的技术如搂抱并禁止摔法。出于安全考虑,肘法亦被禁止。通常的比赛为3分钟1局,共进行5局比赛,局间休息1分钟。淘汰赛时则为3回合3分钟制。平局时进行延长赛(延长赛回合数因大会种类而异)。被击倒选手被读秒至10未能站起时为KO。一回合之内倒下3次也为KO。淘汰赛时,除决赛外一回合之内倒下两次为KO。判定胜负的标准有:KO、TKO(包括医务监督叫停、场裁叫停、助手抛白毛巾等)以及3位裁判的点数判定。在计分上类似拳击规则,每回合共10分,当两人无明显差距时判平,有一方占明显优势对手被扣1分,一方占特别明显优势对手被扣2分,最后由3名裁判计算总分,当两名或两名以上裁判同时判平比赛即为平局。
近年来,K-1规则更趋严格,在无差别级赛事中,在一方对另一方采取箍颈技术后,只能进行一次膝撞,这对泰拳出身的选手影响颇大。在新颖赛制和巨额奖金的吸引下,各路英豪蜂拥而来,K-1也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格斗组织。
从2000年开始,K-1在世界八大城市首先举行预赛,胜者可以参加美国、欧洲、日本举行的4至5个洲际预赛,决出的冠军可以直接进军每年10月举行的K-1 World GP半决赛。通常半决赛共有14个名额,其中的7人来自去年总决赛的入围者(总决赛共有8人,其中1个名额指定给日本选手),4-5人为洲际预赛冠军,剩下的2-3个名额机动,专门分配给那些没能凭实力打入半决赛但具有很高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的选手,这也反映了K-1娱乐体育的本质。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7月17日来自北京盛华武术搏击俱乐部的年轻散打选手张庆军在K-1 World GP韩国站比赛中击败前相扑横纲曙太郎进入半决赛,可惜后来由于胫骨受伤被迫弃权。近年来,K-1 World GP的总决赛都在东京巨蛋体育馆(Tokyo Dome,室内棒球场,最多可容纳7万5千名观众)举行,每年的K-1 World GP系列赛事也就被称为“通往东京巨蛋之路”。自2002年,K-1 World GP冠军的奖金涨到了40万美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