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稿杨沁 提起严冬冬,家乡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登山、清华学子、理科状元……实际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严冬冬也已悄悄发生变化。
一个多月前,严冬冬在欧洲成功征服阿尔卑斯山,返回国内后,曾与父亲有过一次电话交流。这一次,严冬冬告诉父亲,他将和队友一起去攀登天山,没想到这一次成了最后的告别。严冬冬是个很理性又很感性的人,感性让他对登山充满激情,但是,他又会对自己的每一个计划、行动都做了充分的思考。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也为了有一个明确的人生发展方向,他曾经向父亲透露,他会在30岁以后不再这样的自由登山,而去开一家翻译公司。在养家糊口的同时,也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今年他只有28岁,距离他的目标,还有2年的时间,现在已经不可能了……”严冬冬的父亲说。
2001年,严冬冬以678分的高考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系。在外界看来,高智商的严冬冬完全能享受更高的物质生活,而无须冒着生命危险去登山。当年,严冬冬曾对本报记者解释说:“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这个社会确实有很多人在过分地追求物质。但是,人活着更应该有精神。我很多同学都出国了,一女生在澳大利亚都成千万富翁了。不过,我有我的生活方式,我同样是在实现人生价值。”
不过,登山运动是一项奢侈和冒险运动,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并不足以维系攀登国内外名山的费用。正因如此,严冬冬开始找工作,并做兼职的翻译,他对生活的态度也更为实际。
严冬冬是一位勇敢的登山者,面对登山的挑战,他曾在微博里说:“如果有一天我在登山时挂掉,不会有人因此而给我的搭档施加压力。作为成年人,如果我自愿决定参与某一次登山活动,那么应当为这一决定负责的只有我自己。”
业内人士冷静分析严冬冬遇难事件 高校登山队普遍缺乏正规训练
又到了暑期,一年中登山的旺季。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京城多个高校的大学生登山队近日陆续出征,准备创造新的攀登纪录。然而,前清华大学登山队队员严冬冬日前在攀登新疆天山时不幸坠入冰缝遇难的消息传来,让人们再度将目光对准了“攀登者”这个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登山爱好者,因为缺乏必要的装备和规范的训练,其安全状况更是令人担忧。
“严冬冬的意外,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对于中国年轻一代登山运动员这个群体而言,也是一个重大损失。”去年从清华大学毕业的高翔,也曾是清华大学登山队员,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职业登山运动在中国的起步时间不长,像严冬冬这样把个人理想、事业与登山运动紧紧相连的职业登山家还非常少,至少在中国年轻一代登山运动员中,严冬冬是一个引领者。”
不过多位登山业内人士表示,大学生登山队由于普遍缺乏装备和正规系统的训练,在雪山遇到突发情况,会十分危险。早在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的登山队员在攀登西藏境内的希夏邦玛西峰时,就有五名队员遭遇雪崩不幸遇难。面对如今火爆的大学生登山运动,有人认为这是大学生“展现自我,挑战意志”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有人提出大学生应以学习为重,不应盲目追求攀登雪山,“事实上我们也不希望看到太多大学生去登山,他们毕竟不是专业运动员,技术、装备都欠缺,会很危险。”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一位官员说。
曾作为多支高校登山队向导的次仁表示,大学生登山队训练不规范也是一大隐患。许多学生把登山看作是旅游,出征前没有做好相应准备,“连绳索修路技术都不过关,就喊着要登8000米,我只能告诉他们这是玩命。”
训练不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合适的场地,校内的岩壁几乎就是全部。袁仑说,每年冬训是队员训练使用冰爪和绳索的最好机会,但北京周边有冰瀑的山区在冬天都会封山禁入,这大大影响了队员们的训练,“无奈之下,有时队员们只能偷着进。”
攀登新疆天山的日程及山难经过
6月28日严冬冬、周鹏、李爽从小台兰煤矿出发,于次日下午到达此次登山的大本营。大本营设在小台兰煤矿河谷,海拔约2500米。
6月30日,上升到海拔2800米的前进营地运输,当天往返。
7月1日,在大本营休整一天;
7月2日从大本营出发,直接上到海拔3000米的1号营地。
7月3日出发,到达海拔3700米的2号营地,。
7月4日到达海拔4300米的3号营地;
7月5日攀登至海拔4700米的4号营地,;
7月6日经过侦查后,放弃攀登却勒博斯峰的原计划,改为攀登路线边的5900米未名峰。当日晚在4400米处5号营地宿营;
7月7日上升到5300米处露宿;
7月8日翻上山脊,在5650米处露营;
7月9日登顶,17点30分左右下撤至4400米营地。18点左右开始下雪,三人登山小队再次出发下撤。出发不久(18点15分左右),严冬冬不幸坠入暗冰裂缝。
严冬冬坠入裂缝后,我们立刻开始救援行动。22时以后,严冬冬对我们的呼叫已无任何反应。但我们仍然继续施救,持续至23时30分左右,救援的绳索绳皮磨破,救援装置无法工作,此时我们的体力也已经完全透支。在没有任何有效装备且体力透支的情况下,被迫停止救援。
7月10日早上,我们多次和严冬冬交流,仍然无任何回应。11时,我们完全停止营救,向下撤离。
清华大学登山队队员周鹏口述
严冬冬大事记
1984年11月16日,出生于辽宁鞍山
1985年,一岁,学会了拼音,能够说完整的话
1986年,两岁,颤巍巍地拿起笔学写字
1987年,三岁,会看碑文
1988年,四岁,在爸爸的教导下开始学习游泳
1989年,五岁,家里的童话书已翻了个遍
1990年,六岁,能独自阅读小说
1991年3月,六岁半,智商测试高达150,考入钢都小学首届实验班
1995年,进入十五中学学习
1997年,迷上了箫,开始自学练习
1998年,考入鞍山一中,仅仅高出录取线2分
2001年,以鞍山市理科状元身份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
2002年,加入清华山野协会,开始了登山生涯
2002年7月,随清华登山队攀登自己的第一座高山——宁金抗沙山,到达6400米
2003年6-7月,随清华大学科考协会攀登桑丹康桑山
2004年6-7月,随清华登山队攀登格拉丹东峰,到达5900米,初步计划未来要登上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
2004年,翻译图书《滑雪板》
2005年7月,随清华登山队攀登念青中央峰,作为攀登队长登顶侧峰(7025米)。同年8月,到山东某生物公司就业
2006年4月,独自攀登雀儿山,到达5200米
2006年6-7月,以技术指导身份率清华登山队攀登雀儿山,登顶(6168米)
2006年,翻译图书《公主学院》、《猫头鹰的叫声》
2007年,翻译图书《水是最好的药》
2007年9月,入选奥运火炬珠峰传递登山队34人集训大名单
2008年5月8日,作为奥运火炬珠峰传递火炬手,成功登顶珠峰
2008年5月15日,从珠峰凯旋返京
2008年5月18日,回到家乡鞍山,参加千山晚报赈灾捐助义卖会,捐出登顶珠峰的四件装备,所得31500元捐献灾区
2009年11月上旬,登顶西念青山脉6614峰等5座未登峰
2009年11月下旬,完成幺妹峰中央南壁“自由之魂”新路线
2010年2月,完成五色山南壁“另一天”新路线
2010年5月,完成东雄峰“礼物”新路线
2010年8月,完成阿妣山西侧“颤抖”新路线
2011年10月,在贡嘎山域进行了一系列攀登活动,完成嘉子峰西壁新路线登顶
2012年3月到4月初,单人划一只皮划艇从阳朔抵达深圳
2012年7月11日,在天山登山时遇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