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窦雨佳 中国女子跳高有三“郑”——郑凤荣、郑达真、郑幸娟,她们分别代表三个时代。虽然,这三个时代有“下坡”的趋势——从顶峰、上游再到中上游。但至少,“三郑”时代的中国女子跳高,一直维系在世界先进行列。
在田径诸多项目中,跳高是最早给国人“长脸”的。55年前,山东姑娘郑凤荣犹如报春燕,用剪式技术,轻巧越过1.77米,将世界纪录提高了1厘米。这是中国女子跳高选手唯一一次打破世界纪录。
此后十几年中,女子跳高虽未能再登世界之巅,但郑凤荣、吴浮山、张晶莹、吴运新、旋晓梅等人,不管用剪式还是俯卧式,均能接连跳出世界十强甚至三甲的好成绩。上世纪70年代,背越式技术开始流行,那时的中国女将稍显沉寂。
1976年,17岁的福建女将郑达真用背越式跳过1.76米,接着16岁的上海姑娘杨文琴也用背越式跳过1.83米,打破了俯卧式创下的全国纪录。她们的出色表现,为中国女子背越式跳高开了先河。不过,这时她们与世界高水平已有一定差距。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子跳高才重返世界先进行列。郑达真在1982年把全国纪录提至1.93米。1985年,杨文琴接连跳过1.94米、1.95米和1.96米,三破亚洲纪录。1989年,金玲将亚洲纪录刷新至1.97米,保持了足有20年。
在她们之后,中国女子跳高的横杆有所回落、甚至有的年份严重滑坡。1995年的全国最好成绩仅为1.85米,新世纪初的几年,1.90米是个难以逾越的“坎儿”。在世界大赛上,自然难有佳绩。
终于,接近“90后”的福建姑娘郑幸娟“跳”了出来。一连足有6年,她在全国赛场难逢对手,在国际比赛上也有不错的表现,像世青赛亚军、室内世锦赛第五名、室外世锦赛第六名,最好成绩为1.95米。
客观讲,目前世界女子顶尖水平早已在2米以上,虽未及2.09米的世界纪录,但近几年有多人跳出2.06米以上的高度。大赛上想夺牌,起码要具备2.02米的实力。而中国女将迟迟未进“2米俱乐部”,大赛能挺进六强已属不易。
按说,跳高属于技术活,靠钻研实现突破大有可能。中国健儿曾“统治”这一项目,充分说明小字辈们有机会再创新高。
所以,“小郑”们加把力,“老郑”们的辉煌不是梦。
中国女子跳高需要新标志
田径项目中男子100米跑被誉为“皇冠上的宝石”是当之无愧的,它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剩下的男女40多个项目,各有各的精彩,但哪个最精彩?
这是个难以选择的难题,因人而异,因性别而异,很可能会有几十个不同的答案。如男子400米、110米栏、男女跳远、十项全能、女子七项全能……但我很可能会选(男女)跳高。不仅是因为我在大学里曾经练过跳高、创下过校纪录,而且还因为跳高的确技术复杂、全面、观赏性强。如果100米跑是以瞬间强力冲刺刺激观众感官、并以一个比赛有预、复、决赛三枪反复强化观众印象的话,那么跳高则是以不断征服新高度、运动员在场上“表演”时间最长而格外引人注目。从起跳高度到最后决出冠军,跳高比赛一般都在两个小时以上。
女子跳高是中国田径最有传统的项目之一。1957年,郑凤荣跳出的1.77米是新中国第一个田径世界纪录,然后吴浮山突破了1.80米,排在过当年的世界第二。
“文革”后,福建姑娘郑达真率先突破1.90米,以及她和杨文琴一段长达几年的互破纪录,一直到1989年金玲创下1.97米的中国及亚洲女子跳高纪录,整个中国女子跳高的纪录和历史只由这5个人的名字便可不间断地连接在一起。
好不容易千锤百炼出一个“天才”,然后能在最高水平上维持一段相对长的时间,不像100米跑那样“你方领先我登场,各领风骚才几场”,更新换代那么快,这也是跳高(撑竿跳)的一个独特特点。
在郑达真独领中国女子跳高风骚的那几年,她和他“亚洲飞人”丈夫——男子三级跳名将邹振先,曾是中国体育界耀眼的一对明星。
身高1.82米的大连姑娘金玲的梦想是越过2米的横杆,但她直到2001年第9届全运会以34岁“高龄”退役,也没能实现这一梦想。在金玲跳高生涯后期及她退役后,中国女子跳高曾出现了一段长时间的沉寂,直到近年来涌现出了一个福建的郑幸娟。出生于1989年的郑幸娟早在2004年就以1.87米打破全国少年纪录,2009年全运会跳出1.95米的个人最好成绩,2010年世界室内锦标赛以1.94米打破金玲保持多年的全国室内纪录,并获得第5名。
郑幸娟身高1.84米,小学从跳高、跳远、三级跳练起,具有很好的身体条件和全面的跳高基础。在未来一段时间,她将是中国女子跳高的旗帜性人物。郑幸娟国际大赛成绩比较稳定,基本都在1.90米之上。以郑幸娟的身体条件和年龄,她应该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不过,何时突破1.97米的全国纪录、甚至超越2米大关,这不仅是一个郑幸娟的个人成绩问题,也是整个中国女子跳高的一个标志。(周继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