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中国女排(微博)的缘份,始于八年前的那个奥运年。
2004年春天,我意外入选刚刚获得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
之所以说是意外,因为当时我只有17岁,改打排球没多久,虽然我的身体条件被教练看好,但是那时的技术离国家队的水平还差得太远太远。站在那支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世界冠军队中,作为其中唯一的新人,我真的觉得像是做梦一样,每天都有特别不真实的感觉。
陈忠和指导因为要带领球队备战雅典奥运会,所以那一年他只是带带我,让我见识一下中国女排,偶尔到比赛中给我个上场机会练一练,所以我的压力不是很大,除了媒体的关注吓着了我,就是大姐姐们在球场上的努力顽强和敬业精神让我感觉十分震撼。
从春天入队到瑞士精英赛,再到后来的世界女排大奖赛,第一次入选中国女排的我一共在队里度过五个月,其实我是很清楚自己不可能跟队去雅典奥运会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当陈导找我谈话告诉我后天就让我辽宁队时,我的眼圈里全是泪水。现在想想,大概是我已经深深爱上了中国女排,也开始在心里萌动起一个关于奥运的梦想了吧!
离队前最后一天的训练课,上午我跟着当时刚刚伤愈归队还无法参加大运动量训练的蕊蕊姐一起训练。蕊蕊姐一边练习一边给我一些指导,例如扣球的手形,防守的姿势。训练快结束时,陈导特意把那堂课的最后几分钟留给我,他亲自为我抛球练习重扣,必须连扣好五个才算过关,累得我训练刚一结束就躺在了地上。
晚上那堂训练课,我一直跟全队一道练习,陈导和冯坤(微博)姐、亚男姐、杨昊姐、周苏红姐、张娜姐都一遍一遍给我鼓励和安慰。训练结束前,陈导又把我叫到身边对我说:“回去好好打比赛,我会一直关注你的表现啊!”
回想八年前的一幕,我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真是既幸福又难忘。也正是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四年后一定要作为中国女排的一员,参加家门口的北京奥运会。
我为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努力,从转年春天再到国家队报到就开始了。那时中国女排已经是雅典奥运会的冠军了。郴州集训第一天陈导就对我们说,走下雅典奥运领奖台,中国女排就开始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努力了。而我也就此成了陈导为中国女排在北京奥运周期重点培养的重炮手。比起第一年,陈导对我的要求严格多了,也细致多了,他不放过我在训练中的每一个细节,生活中对我的要求也特别细,特别多。每天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陈导喊我的名字,那说明他一定发现了我有哪里做得不好,而我和他希望之间的差距又实在太大太大了,大到我都没有信心是不是可以在北京奥运会到来之前弥补上。那四年陈导没少跟我发火,当然也特别关心我,爱护我,所以虽然每天训练下来,我都累得像一滩泥一样,精神也紧张得要命,只剩下睡觉的力气了,但是我还是很愿意在中国女排,跟随陈导,为奥运梦想努力。
2008年8月,我终于站到了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
那是我的第一次奥运会,虽然雅典奥运会前的那段经历让我感觉自己和奥运会的距离并不遥远,但是真正站到奥运会的赛场上,我才知道为什么说奥运会才是运动人生的最高殿堂,是运动员追求的终极目标。到现在我也忘不了冯坤姐、周苏姐、蕊蕊姐她们参加奥运会比赛时的那种眼神,更忘不了和她们一同战胜重重困难最后赢得铜牌时的满脸泪水。记得徐利主任给我们的那枚铜牌定义为“血泪铸就的‘铜镶玉’”,老队员为了在北京奥运会上展现中国女排最美的一面付出的努力,作为小字辈的我看得最清楚,那时候我就想到了四年后的今天,我要作为一名老队员带领更年轻的新一代追梦伦敦。
北京奥运会之后的这四年,我们年轻的中国女排一直在起起伏伏中艰难前进。大家都吃了不少苦,挫折中我们痛苦过,迷茫过,但是大家始终坚定信念,相信梦想,相信集体,相信团队的力量。2010年的亚运会、2011年的亚锦赛还有世界杯,我们一次次在关键时刻经历“大逆转”,实现新突破,这样难忘的经历让我们在面对伦敦奥运会的新挑战时充满自信,充满力量。
从雅典到北京到伦敦,八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运动人生像是在用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来丈量,我从全队年龄最小的队员一晃就成了入队时间最长的老队员。我的第二次奥运征途,很可能也是我的最后一次,想想当年姐她们为了在最后的奥运舞台上实现梦想付出的努力,还有对我的呵护和帮助,我很希望自己能传承她们的精神,为这个集体和年轻队员多做一些,做得更好一些,尽自己最大可能做好备战的每一天,和教练、队友一道努力,力争在伦敦奥运会上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王一梅(微博)
2012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