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琳转型之痛乃拜师之果 身体极度疲劳已有厌水情绪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4月07日17:10  新民晚报

  泳坛名将张琳(微博)在本次绍兴游泳冠军赛上陷入低谷,似已回天乏力,基本被关在伦敦奥运大门之外。英雄迟暮,无缘梦想的舞台。究竟是什么原因令他陷入低谷?技术转型之痛是每位成名运动员都必须面对的一道坎。向左走失败,向右走辉煌,转得好了,更上一层楼。而一旦踏错那个点,恐怕就会步入低谷,甚至毁了整个职业生涯。

  纵观张琳的运动经历,他的成与败似乎都与外教有很大关联。

  北京奥运会前,张琳曾两赴澳大利亚,师从著名教练丹尼斯。丹尼斯是“世界长距离之王”哈克特的恩师,在国际泳坛享有盛誉。北京奥运会后,张琳第三次拜师丹尼斯,成绩继续飞涨。2009年的罗马世锦赛上,张琳一飞冲天,以打破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夺得男子800米自由泳金牌,成为第一位夺得游泳世界冠军的中国男选手。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罗马世锦赛后张琳却转换了方向。2010年2月,张琳奔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师从大卫·萨罗。但有业内人士认为,相比丹尼斯在中长距离项目上的成就,大卫其实更擅长短距离项目的训练,张琳赴美似乎并不明智。

  对此,张琳的教练陈映红曾表示,美、澳训练各有特长,我们应学习不同国家的训练方法。美国在速率、转身等技术环节世界领先,张琳去尝试一下可能有助于更全面地提高。美国归来,人们明显发现了张琳技术上的改变。他每个50米的划水动作比原来多了十几下。而事实证明,在美国的训练,张琳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效果。张琳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遭遇滑铁卢,200米自由泳仅第四,400米自由泳也仅获第三。

  上海世游赛后,张琳师徒曾向丹尼斯表达了再次“求艺”的意愿,但未能成行。个性倔强的丹尼斯对张琳赴美训练心怀不悦,与此同时,更具潜力的孙杨(微博)等众多中国年轻选手均投入门下,令丹尼斯在精力上也难以顾及。

  更糟糕的是,张琳身体呈现极度的深层疲劳,产生了厌水情绪。

  张琳赴美训练后,美国教练的训练方法让张琳体能透支、元气大伤,导致其竞技状态急转直下,一蹶不振。在南加州大学6周的训练中,张琳每周训练6天、每天训练6个小时。当时这里还云集了30多位世界各地的游泳高手,其中包括北京奥运会和罗马世锦赛男子1500米自由泳冠军得主、突尼斯名将迈卢利。跟这些名将训练,张琳不自觉地憋着一股劲,总是拼着练,不愿比任何一个人游得慢,每次训练都如同一场比赛。张琳每天还会接到不同选手的挑战,不服输的他也是来者不拒,上午比完、下午再比,无形中增加了很多训练量。这种类似一天一比赛的体能消耗训练让25岁的张琳提前感受到了力不从心的滋味。

  张琳在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盲目改变训练方式甚至另投洋教练,这种冒险现在看来不值得。但愿张琳的转型之痛不要出现在更多的中国运动员身上。

  (记者  厉苒苒)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2年全国游泳冠军赛专题 

更多关于 张琳 全国游泳冠军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