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际台联的赛程安排,2012至2013年赛季11站排名赛,其中5站放在中国举行,其数量比斯诺克(微博)“大本营”英国多出两站。人们不禁要问:斯诺克因何日趋中国化,背后又隐藏着哪些玄机?
A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本届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微博)期间,每天都有精彩的比赛吸引着千余名观众到场观战。全新的赛场布置和装修风格,也让世界顶尖球手感受着“中国风”的温情。
自2005年首届中国公开赛至今,中国原本只有两站斯诺克排名赛——上海大师赛和中国公开赛,如今增加到5站,中国市场能否承载如此密集的斯诺克大赛?世台联负责人认为,“面对拥有充足资金的主办方,这是一个难以拒绝的选择。”显然,稳赚不赔的事当然值得尝试,对于有着蓬勃商机的中国市场而言,“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据统计:中国的斯诺克人口已经达到6000万。从2007年到2011年,中国台球产业总产值500多亿元,老百姓在斯诺克上的消费大大增加,包括购买器材、观赛等。
中国斯诺克市场的发展,也连带提升了职业球员的身价,世界前16的选手中,很多胸前广告是中国品牌。
B
中国化是市场所需
统计显示,每年3月底至4月初,中国公开赛的平均收视率达到3%以上,有丁俊晖(微博)、奥沙利文(微博)等人的重要赛事曾创下单场4.8%的收视率。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世锦赛半决赛丁俊晖对特鲁姆普(微博)一战,央视的收视率超过了李娜参加的法网决赛。
通过近几年的运作,中国公开赛已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懂规则、爱台球的忠实观众。央视台球解说员姜毅(微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尽管大部分观众自己并不会打斯诺克,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津津有味地坐在电视机前评头论足。”目前,央视每年直播、录播的台球赛事,已经达到几百个小时。
在斯诺克排名赛接连落户中国时,人们不禁要问:“中国自己的台球精品赛事在哪里?”中国台协副主席王立伟认为中外积分体系的结合至关重要,“我们一直在大力建设自己的职业巡回赛,争取能让我们的积分体系和国外的积分体系结合在一起,以此吸引更多世界顶尖选手前来参赛。”
C
“品牌化”还需更多丁俊晖
斯诺克的“中国化”趋势已不可避免。然而,斯诺克最传统、最具标志性的赛事——世锦赛依然与中国无缘,这又为何?
其实中国台协早在2005年举办首届中国公开赛之后,就有意将世锦赛引入中国,但这一橄榄枝并没有打动世界台联,后者在这一问题上始终保持回避态度。世界斯诺克协会主席巴里·赫恩表示,“中国在斯诺克运动的全球化战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但不是全部。”
作为世界斯诺克运动的主导者,赫恩从未放弃他的全球化战略。首先是欧洲大陆,下赛季PTC球员巡回赛有6站在英国以外的欧洲城市举行,排名赛中保留了德国站。此外,亚洲的巴林和泰国、南美的巴西、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区,都是他计划拓展的版图。对赫恩来说,如果有人愿意承办,去非洲办排名赛也并非不可能。
因此,中国想要精心培育和打造精品赛事,从而实现品牌化,必须挖掘和培养更多如同丁俊晖这样的世界顶尖球手,只有繁星闪耀,才能吸引更多台球爱好者的关注,并且广泛参与到台球运动中来。
D
年轻一代人才辈出
本届中国公开赛,丁俊晖虽然仅跻身四强,但几名中国小将分外惹眼的表现,才是比赛的最大看点。李行(微博)击败霍尔特晋级首轮,鲁宁(微博)先后战胜琼斯和墨菲,而只有14岁的吕昊天也逐渐走向成熟。在世界名将眼中,这些年轻人才是斯诺克运动的希望。
18岁的鲁宁在此次公开赛可谓是放了一颗“卫星”,外卡赛5:3战胜琼斯,首轮面对墨菲再次爆出大冷门,以两破百的方式意外胜出。21岁的李行多次持外卡参加在中国进行的世界大赛,去年中国公开赛,他先后战胜达赫迪和多特两位世界冠军跻身16强,创造职业生涯的最佳战绩。此次5:3战胜世界排名第34位的霍尔特晋级首轮,最终不敌世界排名首位的塞尔比。
最让对手吃惊的当属14岁的吕昊天,虽然2:5不敌艾伯顿,但艾伯顿还是对眼前这个一脸稚气的球手表示了肯定,“我14岁的时候才刚刚打球,而面前这位中国小将则已经非常成熟,并展现出惊人的控制力。” 记者 付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