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姜毅那天,他刚刚忙完斯诺克海口公开赛的解说。电视上的他虽然正襟危坐,却以轻松幽默的解说风格带给观众快乐;走出演播室,姜毅同样是个爱笑、阳光的“大男孩”。
虽已过不惑之年,但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解说员姜毅却感觉“自己的心理年龄就是二十五、六岁”。时光回转,那正是1995年他刚开始主持《棋牌乐》栏目的年纪。
从小就喜欢下棋的姜毅,为此没少挨老师的粉笔头和父亲的揍。“小时候爸爸不让太晚睡觉,我就把运动服罩在灯罩上,蒙着头在里面下棋。”他笑着回忆,“飘出煳味自己愣是没感觉,结果把爸爸熏出来了,惊呼‘哪着火了’!”
但即便如此,姜毅却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竟会成为一名体育解说员。他说:“年轻人想一出是一出,恨不得地球就踩在自己脚下。”学唱歌出身的他曾经被歌唱家王昆相中,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拿到过第一批歌手证,而向往着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他却在报考大学时毅然选择了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这些看似无关的经历恰为姜毅日后的选择打下了基础。
1994年6月,姜毅偶然从报上看到了梁艳体育广告公司招聘体育主持人的启事。当时的他对于这个职业并无概念,“什么是体育主持人?我以为是做游戏呢!”抱着试试看的念头,他参加了面试。结果不言而喻,形象俊朗、声音浑厚,身为围棋三段,并精通象棋、国际象棋等棋牌项目的姜毅当即便被中央电视台《棋牌乐》栏目选中。他笑言,起初并不相信这是真的,直到在电视上看到了自己,那感觉真是幸福。“每个毛孔都是幸福的!”
《棋牌乐》17年来播播停停,不变的是姜毅的坚守。此外,他更在斯诺克、自行车、飞镖、保龄球等休闲项目的解说上获得成长,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肯定。
姜毅直言,自己2005年刚接触台球时说得并不专业。“当时我错误地认为,只要多看比赛、多听国外的解说就可以说好台球。”直到一次应约与香港演员冯淬帆打球,让他很受刺激。“因为我不会打,一局下来只拿了一分,老冯说‘原来说球说得好的人可以打得这么臭’。”这句话在姜毅看来有两重意思,一是你应该好好去打打球了,二是你不见得说得那么好。于是,他决心苦练台球,更在练习中爱上了这项运动。现在姜毅最喜欢的运动便是台球,每周都会打两至三次。
在解说的众多项目中,姜毅最喜欢的是飞镖。“它能发挥我百分之百的能量。”拿过飞镖职业赛全国前十六的姜毅自信地说,“我既是专家又是主持,世界顶尖高手的思路和战术我都清清楚楚。”
作为半路出家的体育解说员,姜毅不仅在理论上透彻钻研,更会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究其原因,他的回答则是“我怕挨骂”!
“我是完美主义者,因此每次节目前的案头工作都做得细致而充分。”在姜毅的手机里,保存着许多关于台球的话题,比如塞尔比在威尼斯河上向维基·莱顿求婚,比如新出来的一个裁判口音很重……“慢慢去把这些积累烂熟于心,因为观众听的不仅是球上的东西,更包括许多球以外的因因果果、奇闻轶事。”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现在的姜毅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虽然会经常“连轴转”,却因为快乐而不觉得累。他笑着说:“丁俊晖每次拿冠军的时候是我高兴的时候,我就会觉得没白熬夜、没白说!”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是姜毅做体育解说员17年来最大的感受。“当你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所有观众、所有球友,并感受到他们的快乐时,你会更快乐!”他说,“这是循环,更是享受。”
李 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