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勤毅
精彩纷呈的2012年短道速滑世锦赛昨天落下帷幕,现场不少观众意犹未尽,迟迟不愿离场。国际滑联官方更给出了“史上最佳”的评价。堪称完美的上海短道速滑世锦赛,成功其实远不止竞技本身。
3天比赛,现场气氛相当“旺”。特别是双休日,可容纳一万余人的“海上王冠”,几乎座无虚席。“小巨人”姚明偕夫人叶莉昨天也来到现场观摩,“这样顶级的比赛,我当然要来捧捧场!”姚明说。
“过去只能在电视上看滑冰,现场观赛显然更过瘾,那叫一个紧张和刺激!”年过七旬的严老伯说。许多家长趁着大赛,不忘带孩子上一堂体育兴趣的“启蒙课”。
大赛还乐坏了许多“新上海人”。加拿大人夏瑞特在上海工作已有5年,近半年来上海举办的3场冰上赛事,他一次都没落下,“能看到自己最喜爱的比赛和运动员,感觉很棒。我真的越来越喜欢这个城市。”从黑龙江来沪定居的姜女士,祖孙三代到现场观赛,“我身边有许多从小就热衷冬季运动的北方人,上海举办这样高水平的比赛,可算让我们‘解馋’了!”
“每一个细节都是完美的,我确信这是我经历过的最好的一届世锦赛。”国际滑联副主席扬·迪克曼,把高评价送给上海短道世锦赛。国家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也对上海表达感激之情:“非常感谢上海创造的最好条件,组委会用严谨、细致、周到、热情的服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本次大赛共吸引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26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报名参赛,如此庞大的参赛规模在世锦赛历史上属于罕见。整个比赛期间,办赛方没有接到过任何一个国家的抱怨和投诉。从去年的花样滑冰大奖赛、短道速滑世界杯,再到本次短道速滑世锦赛,上海完全有能力办好顶级的冰上大赛。
“上海‘盯’住的并非仅仅是赛事。”上海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坦言,“上海举办短道速滑世锦赛最终目的,是希望满足上海老百姓的体育文化需求。”
世锦赛开幕前,组委会就特邀百余名上海市民来到场馆,与新组建的上海冰壶队一起“大练冰”,拉近老百姓与“冰”的距离。史无前例的开幕式虽然简单朴实,却引领上海老百姓进入“冰上节日”氛围。为激发观众兴趣,主办方还邀请短道速滑世界冠军小杨阳,让她以主持人身份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现场播音员也会在比赛进行中以各种方式普及短道速滑知识。
“北冰南展”渐入佳境。上海已组建第一支市冰壶队,还将在今年10月前组建花样滑冰、冰球和短道速滑等专业队伍,准备参加2016年全国冬运会。与之相应,申城的 “冰上硬件”也日渐成熟,东方体育中心、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松江大学城等已经拥有世界一流的冰场,由“冰雪女皇”杨扬(微博)经营的浦东三林体育中心冰场也即将竣工。
“随着冰上项目在上海的逐步推广,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冰场供市民体验,上海也将对冰上硬件做更为合理的布局,满足冰上运动的发展和老百姓的需求。”李毓毅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