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访国家武术散打总教练张根学 曾只身擒获6名窃贼

  ■ 本专题撰文/摄影:本报记者 施绍宗

  2012年2月25日是张根学人生的新高峰。这一天国家散打队在西安正式成立,上午举行了成立仪式,晚上是成立庆典晚会,在这台以武术为主题、以国家散打队为主角,同时又有众多各界明星嘉宾出席的晚会上,张根学以口琴演奏来回答晚会主持人杨澜提问这一幕最为温馨有趣,不但展示了张根学自己引以为豪的口琴技艺,也展示了一名散打人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张根学还是第一次在晚会舞台上向公众展示高超的口琴技艺,他以吹奏不同的歌曲来表现散打选手在比赛前后的各种心情。但本报记者却觉得,他在去年陕西武术界春节联欢晚会上,那一番就着散打选手冷鑫带伤比赛录像画面的抒情演说,更能体现散打人的精神世界,也更为感人。不同的是,那一次,张根学以语言感染了观众,而这一次,除了琴音,张根学没有说一句话。

  张根学是谁?他就是陕西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新成立的国家武术散打队的总教练。这位陕西武术界的强人堪称中国武术界的牛人,他的传奇经历同时也使他成为中国武术界最有争议的人物。借着这次采访国家散打队成立仪式及全国武术协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之机,本报记者与张根学作了数番深度访谈,希望能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能人

  在行内以“拉力”——拉赞助的能力著称

  记者认识张根学足有10年,其间有过多次接触。除了谈论散打比赛,张根学还向本报记者露了一手口琴技艺。张根学对自己的口琴水平颇为自负,完全没有谦词:“别人一般只能吹主旋律,没有人能像我这样可以吹出各种复杂而丰富的和声,我没必要谦虚。”张根学即使出差在外,总是不忘带上口琴,而且一带就是6个。“不同的音高,不同的玩法,换着吹才过瘾。”张根学解释说。

  作为东道主、国家队总教练以及整个活动的操盘手,张根学在国家队成立这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直到接近凌晨,张根学才来到本报记者的房间,一聊就是3个多小时。

  话题还是从前一晚的国家散打队成立庆典晚会聊起。张根学搞过好几次与武术有关的文艺晚会,但他认为这次国家散打队成立庆典晚会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最好的,3个小时的节目,在时间上没有以前那么紧凑,但晚会的灯光音响舞台制作水平都比以前高多了,请来的明星和嘉宾也更有分量。

  拉赞助总计6000万元

  以前,张根学谈起自己搞的晚会都会让人猜市场价是多少钱,最后很得意地说出远比市场价要低的数目,这次也不例外。本报记者连忙说对娱乐演出市场没有太多认识,硬要猜的话估计是150万元吧。张根学听到后苦笑了几声:看来你还真是个外行。我跟你说,就杨澜一个人的出场费,主持一台晚会按市场价没有100万元她都不会来。董文华是复出后第一次在电视上露面,市场价得80万元吧?腾格尔也要30万元呢。此外还有衡越、庞龙、吴樾、李琛、苏丹等,还有灯光音响及舞台的制作,你说要多少钱?张根学见本报记者猜不出,干脆揭开谜底:西安新城区和下面的企业给我们的赞助费是300万元,最后我们省下40万元左右,你说是不是很值?那是因为明星嘉宾都没有以市场价来向我们要钱,基本上是友情客串,他们对武术都有很深的感情。

  张根学在行内广受传扬的是他极强大的“拉力”(拉赞助的能力)。据张根学说,这么多年来,他拉到的各种赞助总计达近6000万元。国家武管中心产业部主任章王楠感慨地说:如果中国武术界能有10个张根学这样的能人,我们武术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当本报记者问到张根学拉赞助的秘诀是什么时,张根学发表了一番高见。他说:“武术虽然也属于体育的范畴,但武术又高于单纯的体育,它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文化属性更强。社会上有很多人非常热爱武术,如果你能把武术放到当今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的语境之下来进行阐述,去打动人家,人家就愿意跟你合作。”

  从张根学这番话,你可以感到他对武术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的“拉力”正是源于他运用口才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本报记者看过去年的陕西省武术界春节联欢晚会录像,在那台晚会上,张根学就着散打名将冷鑫在比赛中受伤却以顽强的意志坚持到最后的录像画面,以一番感人的抒情解说打动所有观众。据张根学透露,凭着这一番对散打英雄的颂词,他又得到了一大笔赞助。

  但如果以为张根学只是凭着口才就能拉到赞助,那就大错特错了。“首先是你自己在武术上做出成绩,其次是你还可以给人回报的价值。我们这次得到了300万元的赞助,对于企业来说,给了你这笔钱,他们得到了很大的回报。西安新城区政府很满意,他们对我说,这是我们合作的开始。”有着广泛人脉的张根学说。

  奇人

  曾为军中精英 行如当代侠客

  张根学对自己在武术散打上的成绩非常自豪,但他从创建陕西散打队,并凭借好成绩将这支纯民间的队伍带入体制内,从低谷走向辉煌,成为一位集一线教练、行政管理一把手于一身的全国第一人,同时他又是获得各种荣誉最多的全国武术教练第一人,当中的艰辛又有谁能体味?

  在中国武术界,貌不惊人个头不高的张根学堪称奇人、能人、猛人三位一体,而这一切都源于他早年的经历。张根学出生于西安市北郊枣园村,幼年调皮好动,虽然身材瘦小,但与村里的小伙伴摔起跤来却从来不落下风。他的小学体育老师杨兴运发现他有摔跤天分,就把他送到著名的摔跤教练赵安利那里训练基本功,赵安利后来还成为西安市公安局的副局长。赵安利很赏识张根学这个摔跤“苗子”,又把他推荐给了陕西省的著名教练陈建虎。在陈教练的悉心教导下,天资聪颖的张根学迅速成长起来,摔跤技艺大有长进。16岁那年,张根学应征入伍,成为解放军某部的一名侦察兵。“每天就是摸爬滚打,擒拿格斗。学的是侦察兵格斗,如何捕俘,化装侦察,军事地形学,外军研究等等,非常辛苦,但也很有乐趣。”由于张根学有扎实的武术和摔跤基本功,使得他在军队的格斗比武中大显身手,战胜数名高手后名声大振。

  当了3年侦察兵,正值1983年武警创建,张根学随一批侦察兵转去了武警部队,在擒敌技术班担任格斗擒拿教练,现在还在武警部队中使用的技术教材《警棍盾牌术》,张根学就是编者之一。谈起这段经历,张根学说部队的生涯对自己日后的生活和事业影响很大,特别是在管理上,“部队的管理很严格,我在成为武术管理者后,在管理上也是很严格的。”张根学说。

  张根学还担任过西安市特警队的教练,曾只身擒获6名窃贼,空手夺刀制服歹徒,他获得了西安公安局10大治安标兵称号。说到自己在生活中的搏击,张根学向本报记者说了两个故事。一次,张根学开车去省体育场,停好车后,却听见附近有人在吵吵嚷嚷,一看之下,却是电影《黄河大侠》的主角王晓忠被一青年揪住衣领,那人推搡着,似乎要动手揍当时已60多岁的王晓忠。张根学走过去对王晓忠说:“你把头给让一下。”王晓忠仰开了头,张根学一记直拳打过去,那人脸上挨了重重一下,连忙撒手,边骂边拉起旁边一个女的走了。张根学问起原委,原来王晓忠也是经过那里,见一青年男子在打一姑娘,就过去制止,青年说“我打自己媳妇关你什么事”,王晓忠气不过就与青年吵起来,结果就出现了刚才的一幕。还有一次,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了,一农民讨工钱,却被4条大汉追打,张根学见到此情景气不打一处来,冲上去就与他们干起来,拳腿摔齐用,把这几名恶人打得不轻。

  猛人

  曾为陕西体育撑起半壁江山 但不敢再结婚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体育竞技的武术就只有套路比赛,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开始了武术的散打运动,各省纷纷组建散打队,看到这种情况,张根学的摔跤老师赵安利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组建陕西自己的散打队伍。张根学在得到老师的启示后,他于1992年在自己家乡自筹资金拉起了一支散打队伍,训练条件非常艰苦,通常就在张根学老家西安市北郊枣园村的一块空地上。在1993年的七运会上,张根学的队员刘险峰代表陕西参赛取得了75公斤级的铜牌,这时张根学带领的“野战军”才正式进入省体育局负责人的视线。接下来,张根学成为了一名省体育局的在册教练员,虽然纳入了正式编制,但训练经费还是有限,张根学不但白天要负责全队的训练,晚上还要找朋友为散打队拉赞助。

  在张根学的率领下, 陕西散打事业发展很快,在国家散打队伍中也出现了多名陕西籍的运动员,张根学多次担任国家队教练,从2005年开始,张根学被国家体育总局任命为国家武术散打集训队总教练,成为陕西体育史上第一个国家队总教练。从2005年开始,国家散打队把国家散打基地也搬到了陕西。张根学先后多次获得各种体育荣誉奖章、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津贴。一位有关领导曾感慨地说:“当年在陕西体育成绩全面下滑的时候,张根学和他的散打队撑起半壁江山,维护了陕西武术的声誉,这样的成绩真不简单。”

  对武术事业问心无愧

  张根学说自己是一个以事业为第一位的人,对父母照顾不周,为此他现在还感到内疚。事业第一也让张根学的家庭生活充满了变故,他先后结过4次婚,最后一个妻子还是无法忍受他。他的事业很成功,但婚姻却很失败。现在张根学有一个在文工团担任领导职务的女朋友,但他已经不敢再结婚了。

  “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但在武术事业上我付出了很多,因为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对我获得的机会非常珍惜,对我所从事的武术事业非常的热爱,我问心无愧。”说到这里,张根学有点动情。

  张根学不仅严于教学训练,而且还乐于助人,和每个学生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说自己从来不要队员的钱,只会给队员钱。“我最看不起那些利用自己的职权从队员身上占便宜的教练,有本事到外面拉赞助去呀。”张根学说。

  张根学说自己是一个正经干事的人,而本报记者却听到过江湖上对他的一些非议,曾说自己深入研究过心理学的张根学显然看出了记者的疑惑,他说:“一切都源自‘羡慕嫉妒恨’这种人类的弱点,还有人说我是黑社会呢。”张根学还主动说出了其中的原委,他早年的一段经历让他的生活发生了极为可怕的变化。当时他必须行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实际上是一种“紧急避险”,客观上挽救了自己两个朋友的生命,但却因自己后来的冲动而承担了全部的后果。这一段经历,张根学在国家散打队成立后的第一天训练中,就对来视察训练的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领导说了,但他希望不要见报,以免让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

  和张根学做访谈并不仅限于武术,我们之间不时会有不同意见,辩论时的张根学词锋犀利,咄咄逼人。谈到金庸时,张根学说:“金庸对武术有什么贡献?写那么多武侠小说,收获那么多的版税,拿出过一分钱给武术吗?对中国武术不但没贡献,还误导了广大读者,让读者对中国的传统武术产生了很大的误解。没错,他是宣传了中国武术,但却是一种很不懂行的误导。”

  不过,张根学有句话说得很好:“你是把武术只作为自己的饭碗,还是把武术作为自己的事业去推广,你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我的眼睛不能只盯着竞赛,而是要通过推广武术,使武术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

分享到:

相关专题:新浪武术搏击频道专题 

更多关于 武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