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大球备战奥运会,也许您会想到足、篮、排;说到球类集体项目冲击奥运金牌,也许您脑海中闪现出的是正处在复苏期的中国女排(微博)。其实,您忽视了一个项目——女子水球。
论球的大小,水球直径68-71厘米,而排球的直径为65-67厘米,水球更大;论成绩,在2008年奥运会上,建队仅3年多的中国女子水球队取得第5名,2011年游泳世锦赛,姑娘们已站上亚军领奖台。
近日,记者赴天津探访了长期在此集训的中国女子水球队。
在西班牙籍外教胡安的带领下,水球队的姑娘们正在为伦敦奥运会做着最后的冲刺准备。说到奥运前景,这位曾将西班牙男队送上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领奖台的名帅表示:“夺冠?有可能!”
提起水球,多数中国人可能比较陌生。全国注册水球运动员只有几百人,中国女队成立不足8年,全队18名球员的平均年龄只有约23岁。但这支队伍却很有可能在伦敦奥运会上“吓你一跳”——中国女水有实力竞争奥运金牌。
近日,记者赴天津探访中国女子水球队。59岁的西班牙籍外教胡安和一群嘻嘻哈哈的年轻姑娘组成了这支队伍。
4年前,就是在胡安的带领下,中国队夺得北京奥运会第5名;如今,当年那些不满20岁的队员已经成了队里的“老人儿”,她们也比4年前更有底气。胡安领着她们朝“奥运冠军”的梦想冲刺的同时,也带她们玩起了“快乐水球”。
上周末,中国女子水球队从大本营天津飞赴昆明。本周起,全队开始为期3周的高原体能拉练。对于这支队伍而言,伦敦奥运会前的“助跑”开始了。
水球冲刺现场:训练时“大转”很严肃 散场后“蛋仔”最搞笑
胡安曾带领西班牙男排夺得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在国际水球界有着“水球之父”的称号,但在中国,他的女弟子们给他起了另一个名字——大转。这是因为“胡安”用西班牙语说出来,发音很像汉语的“转”。
听上去,“大转”这个名字有点搞笑,但记者在现场看到,跟着“大转”训练其实一点也不轻松。布置完训练任务后,大转就站在场边死死地盯着每一位队员,他不苟言笑的风格甚至让小队员有点害怕。
“大转是个特别极端的人。”曾参加过北京奥运会的马欢欢对记者说,“他对水球近乎疯狂,要求非常苛刻。”
不过,大转的严肃仅限于场上。训练结束,坐上回程的大巴车,大转和他的女弟子们马上“解放”了,一路笑话不断,就像是一群要去春游的学生。
来自西安的夏群到今年4月才满21周岁,身为替补的她在比赛中鲜有表现机会,但在场下,她却是师姐们的开心果,被称为“蛋仔”。
“哎,你看这个,老搞笑啦!”刚上大巴车,夏群就打开手机看起了笑星宋小宝的视频,自己看不过瘾,还要“招惹”旁边的队友。“还是没把你练累啊,你咋这么得瑟。”坐在前排的张薇薇笑着说。
记者了解到,女子水球队最近每周训练6天,每天上午练3个小时,下午练2个半小时,每周还有两堂晚课,主要是安排一些心理教程。训练生活虽然枯燥,但姑娘们自得其乐。
水球冲刺幕后:笑容背后藏着艰辛 队员忍受伤病打击
在“大转”的带领下,中国女水的气氛总是热火朝天、其乐融融。但和多数运动项目一样,水球也给队员带来很多伤病,长期集训的生活让队员们失去了很多与家人相聚的快乐。这些艰辛,都被队员们藏到了笑容背后。
“蛋仔”夏群就像是这支队伍的缩影。
2007年,夏群离开家乡西安,来到水球运动发展较好的天津,随后又被交流到北京队,练了两年门将,2010年终于进入国家队。由于当时国家队缺一个左手球员,右撇子夏群被要求从头开始打外线。
这几年,夏群经历了耳膜穿孔、骨折等伤病折磨。2009年,最疼她的爷爷去世了,她甚至没能见到最后一面。
“爷爷活着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看见我打出成绩来,可惜没让他看见。”夏群抹了抹眼泪说,早晚要打出成绩来,给天上的爷爷看。
只比夏群年长1岁的马欢欢在队中的“地位”比夏群高得多。早在北京奥运会时,18岁的马欢欢就已经是主力了。她笑称自己的性格像“拼命三郎”,在泳池中,她永远都想做最好的那一个。在去年的世锦赛上,她成为最佳射手。
但运动员可能是最不适合马欢欢的职业。由于身体条件不好,在比赛中拼尽全力的她,经常在赛后晕倒。这次去昆明,她还带足了可以吃三周的中药。
“别的也做不了什么,就只能在训练中以身作则,给小点的队员做个榜样吧。”马欢欢说,自己的运动生涯不会太长久,为了伦敦奥运会,她要不顾一切地拼一把。
水球冲刺领袖:胡安“回归”找准方向 中国女水重上正轨
有人说胡安似乎有“魔法”。
2007年,胡安加盟了仅组建2年多的中国女子水球队,2008年,这支队伍就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第5名;2009年,没有了胡安的中国女水在世锦赛上仅取得第11名;2011年,重掌中国女队帅印的胡安又把这支队伍带上世锦赛亚军宝座。
据媒体统计,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军团一共请了38名外教。但奥运会后,他们大都因各种原因与中国队告别。像胡安这样在离开中国队后又“回归”的少之又少。
“只有在中国,我才能实现自己对水球的梦想。”胡安对记者说。
北京奥运会后,西班牙国家队多次邀请胡安回国,但都被他拒绝。直到西班牙方面派出体育大臣做“说客”,胡安才不得不回国。
据领队刘钦龙(微博)介绍,2009年世锦赛上,胡安与他重逢时直言:“刘,我太想你们了,我手底下的队员哪有中国姑娘们听话啊!”而当时的中国女水也像迷失了方向一样,状态低迷。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胡安顺利重返中国队。
“大转”的回归让中国女水重新找到方向。对于这位世界级名帅,全队都很服气。
“大转”的要求太高了,这让队员们宁愿在比赛中多打强队,因为一旦遇到弱旅,“大转”就会要求队伍必须大比分获胜。“大转认为,把对手打成筛子才是对对手的尊重。”马欢欢说。
尽管如此,像马欢欢这样的“老人儿”却不怕“大转”。“我们这位,比赛的时候恨不能跟对方教练打起来。”她笑着说。
领队刘钦龙算是胡安的老搭档了,两人并肩从北京奥运会奋战到伦敦奥运会。“大转的生活,除了水球什么也没有。”刘钦龙说。
刘钦龙透露,中国女水从天津队借调来俄罗斯外教萨莎,每周萨莎要为全队上两堂技战术训练课。对此,“大转”毫不在意,他在乎的只有成绩。只要能帮助全队提高成绩,怎么安排都行。所以,与“大转”合作很轻松。
记者对话主帅:中国队夺冠有实力也有难度
问题1:伦敦奥运会上,中国队能夺冠吗?
胡安:这个问题在中国有很多人问过我。我想说,夺冠是有可能的。美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希腊等队实力都很强。五六年前,中国队的实力还不足以与这些队伍竞争,但现在大家已经站在一个水平线上。
不过中国队必须记住,夺冠的过程将非常艰难。最近这段时间,我会重点训练队员的体能、游泳技术和传接球技术。其中传接球训练主要由来自俄罗斯的外教萨莎负责,她曾经是印尼队的主帅,水平很高。
现在我们的教练组共有3个人,每个星期我们都会聚在一起开两次会。现阶段,集思广益对我们而言很重要。
问题2:你曾在北京奥运会后离开中国,如今第二次执掌中国队帅印,你对中国水球运动在这段时间的发展满意吗?
胡安:重返中国,主要是因为我喜欢中国水球队的这些姑娘们。
我的家庭和朋友都在西班牙,长时间见不到他们,我会想他们,但回到西班牙,我又会时常想起中国的姑娘们。
和中国队的姑娘们在一起,我很开心。我想我的心和她们是在一起的。
在欧洲,水球的职业化程度很高,但中国的水球俱乐部成立时间还太短,只有四五年而已。我认为中国的水球俱乐部应该更开放一些,而且应该把这项运动开展到更多的城市中去。
不管怎么说,有总比没有强。2006年以前,中国还没有水球俱乐部。相比之下,现在的情况已经好多了。
而且,在欧洲及美国、澳大利亚,很多女子水球选手都会打到30多岁,但在中国,运动员很早就在考虑退役的问题。像现在国家队这些姑娘,她们都是奔着伦敦奥运会去的。但事实上,她们都还很年轻。
问题3:伦敦奥运后,你还会留在中国吗?
胡安:是的,我会留在中国。我还会在中国待4年。
我很喜欢中国,虽然一直到现在为止我也不会说中文。对我来说,中文简直是太难太难了,学中文对我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喜欢中国的很多东西,比如中国菜。我叫不上它们的名字,那些鱼、鸡、蔬菜,我都喜欢。还有中国的汤,实在是太美妙了。每天,我们中国女子水球队都在天津市游泳中心变着花样地吃。
本版文/记者 张岩 钱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