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叶乔波赢得对手赞誉 冬奥会遭遇蹊跷事放弃申诉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2月20日11:37  中国体育报

  “叶乔波才真正了不起”

  1994年,作为《中国体育报》特派记者,我采访了在挪威利勒哈默尔举行的第17届冬季奥运会。十几年时光过去了,但那届冬奥会上同叶乔波的对话,却永远留在记忆里。

  第17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提出的目标是争取金牌零的突破,速滑名将叶乔波被寄予厚望。

  叶乔波曾在第16届冬奥会上夺得500米和1000米速滑两块银牌,为中国冬季运动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时隔4年,她的状态已没有人们想象得那样乐观。 

  赛前几个月,叶乔波刚刚做了一次手术,医生从她的膝盖内取出了5块碎片。手术后,她在加拿大的训练中又发现膑骨半脱位,脱位的膑骨倾斜部分正好压在软骨上。

  2月7日,在距冬奥会开幕还有5天时,叶乔波接到加拿大医生打来的电话。医生说,她的左膝膑骨已严重错位,必须立即停止比赛进行手术,否则左腿有残废的危险。得到消息后,叶乔波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默默地去队医那里,要求用厚厚的绷带缠紧左膝,强行使膑骨复位。那时的叶乔波即使完成一次全蹲都很艰难,但她还是顽强地站到了冬奥会赛场上。

  2月19日,叶乔波在最擅长的500米比赛中失利。赛后,她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是“非常遗憾,非常对不起”,但她说,在接下来的1000米比赛中,会拼命去争。

  “这位有‘世界女子500米之王’之称的中国选手被挤出了前10名。”法新社记者报道说,“叶乔波左膝有严重伤病,但这位有着顽强毅力的中国选手仍然参加了本届冬奥会。权威人士称,带着这样的伤病参加训练和比赛是不可思议的。”

  真正不可思议的是几天后叶乔波居然再次上场,不仅咬牙完成比赛,而且真的实现了她“拼命去争”的誓言,获得1000米比赛的铜牌。

  叶乔波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在比赛前后她做了怎样的努力?对这些事情,作为当年前方的特派记者,我必须向读者有所交代。但比赛结束后,遍寻不见叶乔波的影子。当时的代表团副团长赵常态告诉我,乔波去为第二天将要离开挪威的父亲和妹妹送行了。深夜1点40分,我正在为报道无法完成而发愁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快给乔波回电话,她在外面的公用电话亭等你。”电话拨过去,果然是叶乔波。

  那天晚上,乔波站在雪地里,用一个公用电话向我讲述了赛前赛后的一切。她那边哽咽着说,我这边流着泪听。乔波说,每天晚上,她都要把自己的伤腿捆起来,然后把伤腿放在一个相对舒服的位置上才能睡觉,腿的皮肤都被胶布粘烂了;她说,为了这块铜牌,她宁可让这条腿废了;她还说,领奖时,看到美国名将布莱尔走在前面,心里十分难过,如果不是这条伤腿,她本是有实力在领奖台上站得更高的……

  那天晚上,来自美国的名将布莱尔夺得1000米速滑金牌,但全场喊得最响的却是叶乔波的名字。当中国队教练杨忠杰向布莱尔的教练表示祝贺时,对方说:“你们的叶乔波才真正了不起!”

  记得冬奥会后,叶乔波是坐着轮椅回的北京。那天,我去宾馆看她,看到她刚做完手术的左腿肿得透明,旁边桌子上,一个透明小瓶里放着从膝盖取出来的几块碎骨。碎骨泡在一种溶液里,有大有小,大的有指甲盖那么大。

  叶乔波说,手术时,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站起来,但想到那块拼命得来的铜牌,便觉得,即使这条腿废了,也值了。(焦林芳/《心理月刊》主编)

  我放弃了申诉

  本报记者李雪颖 她,第一次让五星红旗飘扬在冬奥会赛场上;她,两次与金牌失之交臂,是意外,是愤慨,还是遗憾……20年后,叶乔波带我们走进那段渐行渐远却依旧鲜活的历史——

  背景:1992年2月10日,在法国阿尔贝维尔第16届冬奥会上,叶乔波以40.51秒的成绩夺得女子500米速滑比赛银牌,为中国代表团实现了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4天后,她在1000米速滑赛场上,以0.02秒的微弱差距,再次为中国代表团收获了一枚银牌。

  受访人:叶乔波(亚洲首位两次蝉联速滑世锦赛全能冠军的选手,中国第一个荣获国际滑联“金冰刀”称号的运动员,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记者:对于那场为中国实现冬奥会“零的突破”的比赛,你的印象还深吗?

  叶乔波:虽然20年过去了,我偶尔还会想起那段难忘的经历。

  记者:听说当时500米比赛前,你已经做好了准备活动,却被告知“比赛顺延一个小时”。

  叶乔波:我通常陆地准备活动一小时,冰上40分钟,休息半小时的同时磨冰刀。而赛前一小时,我还要进行陆上和冰上准备活动,各半小时左右。我热身两个小时后,荷兰和罗马尼亚的教练纷纷疑惑地过来问我:比赛是否正点?我说不是4点嘛。结果好像不是,美国的布莱尔和德国的莫妮卡(均是世界级名将)都还在休息室休息,都没热身。而此时距离比赛仅有1个半小时,许多国家的教练、领队纷纷询问组委会,得到的回答是正点比赛。

  记者:这就蹊跷了。

  叶乔波:这是奥运会啊,夺金选手竟然还能淡定地休息!结果,距离比赛不到一小时,广播通知比赛延迟一小时!在场的人都很气愤。这意味着前两个小时的准备活动白做了。如重复做,消耗体力大,不做,间隔又太长,身体得不到充分调动……这样的经历还是第一次。

  记者:比赛顺延的原因是什么?

  叶乔波:据说是美国队提出气温过暖,冰面质量不好,赛事组委会同意了他们的请求。问题不在天气过暖,而在于组委会应提早决定、提早公布。让人费解的是,只有美国队和德国队较早获知了信息。

  记者:大家只知道500米比赛时你与对手相撞,并不了解原因和细节,当时发生了什么?

  叶乔波:那时奥运会500米比赛只有一次机会,内、外道出发对运动员的成绩及心理多少有些影响。选手都希望从内道出发,以便起跑后慢速时处在小弯道,加速后处在大弯道而不被巨大的离心力甩出去。那次肖汉章教练抽签是外道,靠前的第二组,对手都瞄着我的成绩跑。这并不算什么,倒霉的是我与前苏联运动员分到一组。那年她刚好没有系统训练,赛季过半,她都没参加过任何比赛,对她的状态无法判断。

  一般短距离的同组选手成绩相差无几。当我由外道转入内道换道区时,竟然与对手拉平,这意味着我已超过她12米。按国际滑联规则,她必须给我让道,而她没有让。于是两人冰刀踢在一起,各自打了一个大趔趄,刚哈下腰滑一步,两人身体再次相撞,又打了一个趔趄……由于我冲力大,差点摔倒,在场的代表团成员描述到:心脏都快跳到嗓子眼儿了。这样实力悬殊的比赛极为罕见。在历届冬奥会500米比赛中,也从未发生过碰撞。两次相撞和重新启动,让我至少慢了半秒以上,最终落后美国队布莱尔0.18秒,输得很冤。

  记者:当时没有申诉吗?

  叶乔波:尽管首枚奖牌已收入囊中,但我们不能容忍这次意外。于是领队、教练、翻译和我一起找裁判长要求重滑,但他一边表示不要打扰运动员比赛,一边往场地中间走去……由于在场的人并不知道这种情况下的比赛规则,担心重滑的成绩不尽如人意而丢掉银牌,最后索性放弃了申诉。过后,大家才知道最终成绩是取两次比赛的最好名次。

  记者:这岂不很冤!你甘心吗?

  叶乔波:其实我并没有放弃。我穿着冰刀无法进入裁判长所在的场地中间的位置,当比赛结束时,我迅速到更衣室,换掉冰刀,再次与他理论。他只不断重复:比赛结束了。不久,我才知道这个裁判长是美国人。

  记者:国际滑联当时有何反应?

  叶乔波:国际滑联为此改了规则,奥运会参赛选手不再以奥运会前一年的世界比赛成绩排名为准,而是根据奥运会当年赛季的成绩排名进行分组。

  记者:500米比赛后,你的心情怎样?

  叶乔波:错综复杂……既为得到第一块奖牌感到高兴和骄傲,同时也夹杂着遗憾和愤慨。一般赛前最后一次训练,所有选手都会亮出自己的单圈成绩,那时布莱尔的单圈远远落后于我。500米对我来说是稳操胜券。

  记者:1000米比赛以0.02秒的微弱差距再次与金牌失之交臂。据说还有段小插曲?

  叶乔波:我是第一次参加冬奥会,而肖教练是第一次在国际大赛上进行指导和报时。因为他太紧张了,把我第2圈成绩报慢了0.3秒,这个差距可能决出10名选手(通常情况下,教练为挖掘运动员潜力,都会把成绩报快0.1至0.2秒)。我当时想这是正常发挥的成绩,虽尽力去滑,但绝没滑出“疯劲”和“杀气”来。可是,还剩下30米就到终点时,我突然听到邓绍新教练(现国家速滑集训队总教练)大声喊道:“乔波,现在你是第一!”我当时不相信自己是第一,于是全力冲向终点,但为时过晚,不到眨眼工夫,我再次痛失金牌。

  记者:当时的报道说,赛后何振梁同志为你颁奖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他对你说了什么?

  叶乔波:何老不停地说:“恭喜你!谢谢你!”从1980年冬奥会开始,他从未被安排给运动员颁奖,总是一个人安静地坐在看台上,奥委会成员见面都是简单地问候。而那天,所有人都去与他握手,为中国祝贺,当地不少华侨还通过何老联系宴请庆贺事宜,中国驻法大使设宴为我和肖教练庆贺。

  记者:你对20年前的那届冬奥会,还有哪些难忘的记忆?

  叶乔波:我依稀记得德国妈妈和儿子专程来加油的情景。奥运期间法国酒店价格猛涨10倍。他们只好在火车站长椅上“凑合”了一晚上。第二天早8点他们就赶到奥运村大门口。既没证件,也没手机,他们只能在门口守着,直到下午4点,才见到我坐的那辆大客车。他们还带来了两面中国国旗,一个在慕尼黑定制,另一个有两扇门那么大的国旗是专程到法兰克福定做的。当时,为布莱尔加油的美国拉拉队几乎占了半面看台,德国妈妈就号召她周围的观众一起给我加油。比赛结束时,她激动地哭了。

  那时我的腿很粗壮,为我按摩的教练和队医都累得踩不动了,只好换上并不懂按摩的原国家体委国际司张清副司长帮我踩腿。时隔十几年后,我们成为北京奥组委的同事,经常在茶余饭后谈起这段难忘的经历……

  记者:不久前,于静夺得了速滑短距离世锦赛全能桂冠。你有什么感想?

  叶乔波:那天中午,我和八一速滑队的老队友赵小丁一起吃饭,他告诉了我这个消息。让我高兴的不仅是于静获得了全能冠军,还有张虹、王北星取得的好成绩。而于静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突破37秒大关的女选手,并还以36.94秒打破世界纪录。她改写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这对沉睡已久的速滑项目来说是巨大喜讯,极大地鼓舞着我们冰雪人。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