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不再“单兵”作战
说起叶乔波,人们会想到她当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的“体坛尖兵”荣誉称号。虽然叶乔波不愿过多提及她辉煌的过去,但她的名字早已载入了中国冬季运动项目的史册。
“我认为冬季项目的亮点依次是短道速滑、花滑、冰壶、速滑、雪上空中技巧、单板滑雪、冬季两项。坦白讲,速滑一直面临我当年的窘境——单枪匹马,可谓势单力薄。这个早在上世纪60年代由罗致焕、王金玉率先为中国体育实现突破的优势项目,夺金热点从我那时起就沸腾了。然而20年来,每次都与金牌擦肩而过。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本届冬运会出现了五六个实力相当、成绩排名均在世界前10名的女将。我期待她们在索契冬奥会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众所周知,叶乔波在1992年第16届冬奥会上获得两枚银牌,若不是与同组的前苏联选手狭路相逢,撞在换道区上,这枚几乎收入囊中的金牌就不会“长腿飞了”;长野冬奥会,赶上更换新式冰刀,名将薛瑞红没能快速做出反应,痛失金牌;时隔四年,王曼丽由于心理压力过重,未能发挥优势,再次与金牌失之交臂;四年后,新秀王北星虽成绩斐然,却因爆发力不足,错失夺金机会……叶乔波说,如果当年有四五个具有相当实力的运动员出现,形成“多重保险”,而不是把冲金压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说不定,历史早就被改写了。
叶乔波认为,应把建立后备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与奥运夺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学校、少体校培养梯队力量,挖掘人才,按年龄和成绩划分国家一队、二队、三队,形成矩阵优势。去什刹海乒乓球馆看看那些仅比球台高一点儿的少儿球员们,就知道为什么乒乓球运动属于中国。我们还可借鉴韩国发展冰雪运动的模式,像滑冰已成为他们所有中小学必修的体育课。
12岁就有了津贴
叶乔波12岁那年就有了津贴,每月6.5元。这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实在令人羡慕。她为回报父母,常常“满载而归”——去黑龙江训练就背回10斤大豆;从烟台辗转长春,扛上60斤国光苹果,这还没算上行囊中的其他土特产。
每当队友聚会,总少不了回忆当年她下船时背着比人都大的行李摇摆在甲板上的情景。上世纪80年代初,出国比赛的叶乔波用30美元补助费,买了20个打火机,10支圆珠笔,送给队里的领导、教练、队友,连看门的大爷也落不下。队友刘长春常替她磨冰刀;旱冰鞋轴承坏了,杨忠杰帮她修理;出差时,超重的行李里装满了父亲送她的书,于晨光帮她扛着;自学英语时,全队唯一懂英语的赵小丁不厌其烦地教她音标,那会儿背单词,她全用汉字标注。叶乔波的感恩或许是源自那时部队生活给予她的友爱与温暖。
最早进入她幼小心灵的榜样是冰雪前辈罗致焕、王金玉和中国登山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后来,她学习日本女排大松博文的魔鬼训练方式;80年代初,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击剑冠军栾菊杰带伤夺金、羽毛球冠军韩健自学英语、高位截瘫的张海迪战胜病魔等事迹都激励着她。
年幼的叶乔波开始无条件地效仿榜样,开始一味地追求极限训练——本来6点起床晨练,她提前到了4点半。她的床头写满了名言——“成功属于那些不吝惜自己汗水的人”……八一队肖汉章教练制订的高负荷训练计划,在冰上项目领域里是出了名的,所以叶乔波甚至可以全蹲起150公斤的杠铃。今天1500米滑10组,单圈成绩35秒,那么下堂课就有可能增加到12组,单圈34.5秒……周而复始的超极限运动,伴随叶乔波走过了21年,而她从未退却。
1985年4月5日,国家速滑集训队成立。朱承翼领队为增强运动员自信心,购买了录像设备,分析技术动作,组织运动员学文化,邀请专家学者讲课……每到全国比赛,各路人马争金夺银,而国家队的每个成员却忽略省份界限,为队友呐喊助威。男队员为了女队员实现夺金目标,随时放弃训练计划当陪练领滑。袭砚芳教练患乳腺癌三期,坚持到半年后完成了亚冬会金牌任务才回家手术,而化疗还没结束,术后第21天就迫不及待地重返国家队。这支不到30人的队伍,友爱互助、团结协作,所有这些都深深感动了叶乔波。“我很幸运生长在那个时代,它教会我如何度过无数个难关,让我懂得关爱与感恩。”
大力倡导“冰雪”南移
北京有家“乔波室内滑雪馆”,这里有一段看似迂回,却又颇有意味的故事。
1989年,叶乔波一心想到北体大师从田麦久教授攻读研究生,梦想着成为教练。“速滑教练穿冰鞋一站就是三四个钟头,膝伤使我无力从教,但我可以间接地为体育服务。我曾饱尝在河道里训练的艰辛,也体验过经济腾飞后的优越条件,中国竞技体育自‘文革’后重整旗鼓,发展到体育大国,足以证明体育与经济密不可分。于是,我选择去清华攻读MBA经济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叶乔波的毕业论文是《乔波室内滑雪馆可行性论证报告》。根据她导师赵平的建议,叶乔波决定提交这个与自身经历最为贴切的课题。“当时只是一个设想,后来才把它作为一份招商报告。‘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得到了母校清华科技园师兄们的积极响应,他们帮我实现了人生又一个梦想。”
在浙江绍兴,以叶乔波名字命名的“冰雪世界”受到了周边地区市民的喜爱;南京长江边上,另一个室内滑雪馆正在筹划中……叶乔波成为“北冰南移、北雪南展”的倡导者和见证人。她相信不远的未来,火炉般的南方地区也能造就出冰雪冠军。
北京“乔波室内滑雪馆”建立初期成立了“乔波冰雪运动学校”。作为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训练基地和中国大体协培训中心,这里每年举办很多场业余爱好者的比赛。“不少家长每周都带着孩子去滑雪。冬令营、夏令营期间,客房供不应求。许多家长都说,短短几天,孩子就有了很大变化,孩子开始喜欢运动了,回到家里还主动帮父母干活儿。”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叶乔波,十分关注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这是深层次的问题。学校不安排足够的体育课,一是碍于课业压力,二是家长不希望独生子女受伤,过于‘溺爱’孩子,这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
政协委员关注民生
已当选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叶乔波,她的提案不仅关注到青少年体质问题,还涉及精打细算办奥运、开放闲置体育场馆、体教结合、建立体育经纪人制度、完善体育法、均衡发展师资力量、改善交通环境等方面。其中,最让叶乔波感同身受的就是关于退役运动员的生存与发展。
叶乔波用6年时间完成了MBA学业,又用7年在中央党校攻读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主攻课题为《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的理论实践研究》。这个命题的“灵感”源自于她家乡的一名举重运动员。“邹春兰为了生计当搓澡工,与她早年在体育领域争得的荣誉极不对称。”叶乔波先后到有着“冠军摇篮”美誉的东北地区和青海、西藏、新疆等西部地区,经济发达的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沿海地区,甚至远涉港澳和欧洲城市进行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一手信息。
令叶乔波难过的是,西部地区的退役费仅为280元。这与沿海地区十几万元的补偿形成极大反差。在东北,有的退役运动员竟然十年找不到工作。“我关注的不仅仅是有能力再融入社会的奖牌获得者,还有那些处于金字塔‘塔基’、‘塔腰’层面的普通运动员。他们同样付出了青春,有着不同程度的伤病,文化缺失,而退役后都要去面对新的生存环境。”
2008年6月中旬,正当叶乔波准备博士论文答辩时,财政部办公厅给她打来电话,“经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委讨论研究,采纳了我在提案中提出的关于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提取一部分资金用于退役运动员补偿费的建议。从此,每年数千万元的财政拨款正式纳入了退役运动员扶助计划。2008年以后退役的运动员,终于有了相应的保障。”
同年,叶乔波应吉林省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站邀请,回家乡给退役运动员讲课时,她高兴地得知这笔资金已从省体育局下拨到各市体工队,退役运动员可用这笔资金进行技能培训、读大学、疗伤、找工作等等。让她最牵挂的偏远西部地区,也在当年收到了该项经费。
这是叶乔波退役后的又一个收获。她希望有更多的知名运动员能够奉献爱心,行动起来,就像杨扬成立退役运动员基金会那样,帮助更多的运动员寻找出路,成为他们的“知心姐姐”。
“知心姐姐”感人肺腑
作为退役运动员的“知心姐姐”,叶乔波说:“现在的运动员更聪明,更有潜质,更易于创造优异的成绩。室内滑冰馆的应运而生,让许多运动员缩短了攀爬周期,延长了运动寿命。”她回忆儿时在体校,早餐只有馒头、米粥、咸菜,很难吃到肉。早期的冰上训练也都是在冰泡里。“那时的气温多在摄氏零下三十多度,两三天下场大雪,都没过膝盖,连房门都推不开。教练员、运动员先要扫雪、推雪,再用水桶、洗脸盆浇冰,折腾两三个小时后才开始训练。”
如今的运动员物质条件优越,这使得他们更有个性,更加自我。“这对运动队管理者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你很难用过去的方法去教育他们,与他们沟通得具备长者的经验、青年的时尚、少年的活力才行。文化学习应充分考虑他们的专业特点、自身优势、个人兴趣,甚至未来的职业规划。我觉得运动员都应掌握一门外语,这对训练、比赛、生活都有帮助。”
叶乔波回忆道:“当年我不懂英语,在国外想喝杯饮料都要不来;比赛延迟,人家解释半晌,我还是听不懂,生拉拉地(东北方言,意为“活生生地”)在室外冻了一个小时,腿都麻木了,成绩排在倒数第几名。”回国后,叶乔波的床头、柜门上、衣服兜里,甚至厕所墙上,到处是英语单词。“因为大多数时间在训练,到了晚上疲惫不堪,但我还是强迫自己学习,不经意间,发现它已成为我人生的另一笔财富,让我建立了自信心、自如应对媒体、掌握对手更多动态、了解国外训练计划,真的受益匪浅。”
当年叶乔波父亲的月薪只有50多元,却用近半年的工资给她买了录放机。为的是让她把广播教学课程录制下来,反复温习。叶乔波说,父亲送她最多的礼物就是教科书、小说、笔记本和文具。
叶乔波对年轻运动员的期待是:“用心经营短暂的运动生涯,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和名次,要有阶段目标和长远规划。因为运动生涯越长,成功几率越高。以我为例,13岁时就有伤病,如果我在25岁放弃,哪有可能在26岁那年收获世界冠军呢!”
耐住性子脚踏实地
计划经济时代结束后,退役运动员由政府安置工作转为自主择业,就业矛盾日益凸显。1985年,原国家体委下发文件,要求各运动队组织运动员学习文化。同年,国家速滑集训队得到去吉林体院大专班学习的机会。“每周有6个晚上和周末一整天上课。课程包括运动解剖、医学、生理、心理、力学等,十分实用。当时,多数运动员都不情愿读书,累了一天,坚持下来的确不易。”有老师教,不用吃力地自学,叶乔波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她和同寝室的王秀丽成了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每当考试结束,我俩的卷子都不知道传到哪去了。”
改革开放初期,电视台播放的《大西洋底来的人》、《上海滩》、《加里森敢死队》等电视剧十分诱人。那时年仅14岁的叶乔波克制住自己,“老实”地待在宿舍学习,“我习惯了约束自己做该做的事。”直到现在,叶乔波还能说出很多肌肉、骨骼、经络、穴位的名称,“我对中医和运动解剖非常感兴趣。那时出国训练、比赛没有随队医生,长年被伤病困扰的我就自己针灸、埋针治疗。”
叶乔波撰写了数十万字的训练、生活日记,这是受到了中国女排队员郎平的影响。“当时《郎平日记》在《体育报》连载,我深受启发。由于我伤病比别人多,时常有被运动队淘汰的危机感。对于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基础的我而言,步入社会与同龄人竞争,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后来,叶乔波的《乔波日记选》由沈阳军区出版社出版发行。速滑名将王北星曾因为买不到这本书,而抄写了全书内容。
1990年,国家速滑集训队解散后,叶乔波重返解放军队,她依然不忘潜心学习。1994年,叶乔波因伤退役,踏进了她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那时的她,几乎没在深夜两点前睡过觉。最吃力的时候是晚上9点下课后,还要完成3个案例作业。与其他“科班出身”的同学一起学习,她拿出了“乌龟赛兔”的劲头。别人一学期选修四五门课,她只能选一两门;别人用两年时间修完全部课程,她用了6年。“我12岁学到繁分数时离开了学校。前男友曾开玩笑出题给我:1/2+1/3=?我信口回答:2/5呗。后来,清华大学的两名教授和两个研究生帮我补课时,我才知道这道题应该先通分,再加减。”她还一直记得:“帮我补课的导师吴家仪一边帮我做饭,一边鼓励我说:‘运动员都很聪明,又有毅力,不怕基础差,只要耐住性子。’”
叶乔波履历:
1973年夏季从事滑冰运动;1976年底选入八一速滑队;1985年入选国家速滑集训队。
1991年首次夺得500米速滑世界冠军;1992年第16届冬奥会上获得两枚银牌,实现了中国冬奥会奖牌“零的突破”。同年在挪威举行的世界短距离速滑锦标赛上,获得女子1000米冠军,并夺得女子全能桂冠,成为亚洲第一个短距离速滑全能冠军;她创造了世界冰坛罕见的500米“大满贯”战绩;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获得短距离全能冠军;1994年带伤夺得第17届冬奥会女子1000米速滑铜牌,随后因伤退役。
1979至1994年,叶乔波在国内外速滑重大比赛中,共夺得133枚奖牌,其中金牌68枚,23项世界冠军。她是让五星红旗在冬奥会上升起的第一位中国人,也是第一位亚洲人;是亚洲第一个两次蝉联世锦赛全能冠军的选手;是中国第一个荣获国际滑联“金冰刀”称号的运动员。
她荣立一等功3次;多次被评为全国冰雪十佳运动员、全国十佳运动员、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模范;当选中共十四大代表,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位居第三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榜首,时任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曾签署授予她“体坛尖兵”荣誉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