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季芳 冬青奥会的吉祥物是一只名为“优格”的岩羚羊。对于这个选择,媒体手册上这样解释道:这是阿尔卑斯山区的特有物种,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这里脆弱的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保护环境是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态度,用来形容冬青奥会的办赛风格也最为贴切。
在青奥村,公寓内部的墙壁上贴有宣传海报,提醒运动员们“节约用水、节约资源、回收废物”。比赛期间,组委会还组织了公寓楼之间的评比活动,“哪个公寓楼的耗能最少,产生的垃圾最少,在比赛结束的时候,组委会就会有礼物送给居住在那里的运动员。”冬青奥会首席执行官彼得·拜尔介绍说。
作为本届冬青奥会唯一的新建建筑,青奥村的建设也融入了很多环保的设计。“运动员村的公寓是用了很高的环保标准建造的,具有可持续性,”彼得·拜尔说,“节能型公寓可以实现‘零能耗’,同时拥有良好的保温、隔音和通风效果。”
3年前,国际奥委会在4个候选城市中确定由因斯布鲁克主办首届冬青奥会,看重的是这里悠久的冬季运动传统和一流的硬件设施,而因斯布鲁克也在用自己的办赛理念为冬青奥会贴上新的“标签”。
赛事期间,连本应燃烧的奥运圣火也因此改了规矩。在贝吉赛尔体育场,3个圣火盆同时燃烧的场景只持续了一个小时,“比赛期间,如果3个圣火盆同时燃烧,所消耗的能量可以供2500个公寓使用,”彼得·拜尔心里算得清楚,“我们当然不会这样做。”火炬被移到了颁奖广场,赛事期间,圣火将在那里燃烧,同时照亮一个个庆祝胜利的时刻。
接近“无纸化”的办赛条件也是本届冬青奥会的一大特色。在主新闻中心,除了每天的比赛成绩外,几乎找不到任何纸质信息。信息的发布全部通过官方网站,开赛多日,很多记者已经养成了经常到官网浏览的习惯,倒也省去了很多从赛场到新闻中心的奔波。
环保务实的理念在这里有了实实在在的体现。“我们不需要花很多钱,不需要让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多大的变化,同样可以呈现给世界一届令人难忘的冬青奥会,”彼得·拜尔说。(本报因斯布鲁克1月16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