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体育不是社会的全部,但它永远是时代盛衰的晴雨表,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人类精神的颁奖台。体育竞技、体育明星的榜样作用,无论中外古今,都起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效。2011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评选以“榜样的力量”作为主题,契合体育的精神和内涵,让人感动、激奋和深思。
以往分量最重、竞争最烈、悬念也最大的“佳女、佳男”今年却毫无悬念地授予了李娜和孙扬。在2011年刚刚过半时,人们心目中的佳女、佳男已傲然出世。我们期待中国体坛群雄纷争,但我们更愿意看到巨星崛起,一骑绝尘。
中国体坛从来也不缺明星,但一直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巨星。2011年的李娜和孙扬,不再是国内炙手可热而在全球知之甚少的明星,而是可以拿到世界上说事、得到国际体坛认可的巨星、准巨星级人物。
在中国体育战略转型之际,我们要捍卫我们的优势项目,我们要包装、推销、褒奖乒乓球(微博)、羽毛球、举重、体操、跳水明星。把中国优势项目助推为全球热门项目,是我们的责任和战略选择。但在现有世界体坛格局下,近期我们更应该把突破重点放在全球流行的职业项目、大球项目、基础项目方面,在硬碰硬的竞争中显示中国运动员甚至中国人的信心、实力、智慧、气度乃至幽默。在此方面,李娜、孙扬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们在2011年显示的“榜样的力量”,不仅让国人惊喜,也感召了全球体育爱好者。
为什么是中国女排(微博)?
中国女排荣获最佳团队奖,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自己在投票时犹豫再三,最终也没有投给中国女排,而是给了中国跳水队。跳水队长盛不衰,去年世锦赛“十全十美”,修整了男子跳台等“短板”,实属不易。
但我还是认可评委们的集体选择。其实在投票时,中国乒乓球队、中国羽毛球队、中国体操队、中国跳水队、中国女排的“五选一”实在过于“残酷”,相信让诸多评委纠结、犯难,他们中的任何一支队伍都可以当之无愧地荣获“最佳团队奖”。
但为什么是中国女排?
俞觉敏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了“情结”二字,道出了原因所在。中国老女排在中国社会走向世界并渴望获得全球关注和认可的时代,奋然崛起,而且打破了三大球难超欧美强队的神话,其激励作用已经刻录在历史丰碑上,女排精神也成为不朽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
在经历了老女排五连冠伟业,“中”女排连夺奥运金牌和世界冠军之后,新女排似乎走向了一条难以见底的下行抛物线。但这支女排姑娘在俞觉敏的率领下,还是在2011年给了国人一个惊喜。中国女排在近30年内成为中国体育的图腾之后,任何一点进步和下滑都会引起社会超规格的关注,这种放大效应是任何一个项目都无法比拟。既然以往女排的失利引起大家过多的批评,那么今天女排的进步招致社会的溺爱,也是她们应得的荣誉。
新女排告诉人们:体育竞技总会有起伏,强弱更替也是一条竞赛规律,但只要不气馁、不放弃,精神加实力,总会有翻身挺胸的日子。新女排还告诉中国体育界:国人对三大球寄予了太大的期望。如果中国男足能够世界杯出线,即使他们排不进亚洲前三,相信也有竞争“最佳团队奖”的机会。现在中国体育界应该重立“三大球上不去,死不瞑目”的决心,从普及抓起,从娃娃抓起,从制度建设抓起。期待着三大球以后能越来越多地进入体坛风云人物评选的提名奖和获奖榜。
为什么是刘翔?
评委会大奖授予了刘翔,“翔飞人”领奖时自称“没想到”,大家也略感意外。一个曾聚焦德高望重的体育界元老和成绩突出的团队的奖项,这次属于一位在役运动员,尚属首次。
在新华社、体坛周报等媒体年终最佳运动员评选中,刘翔大概是唯一入选的非世界冠军。这说明媒体和民众不再把“金牌”、“冠军”作为评选“佳男”、“佳女”的通行证。
此次体坛风云人物评选,意在彰显“榜样的力量”。评委会大奖,更是要聚焦、放大这种“力量”。刘翔的当选,实至名归。
解读刘翔这种“榜样的力量”,在于它显示体育重结果,但更重过程,在向冠军、金牌冲击的征途上,要不屈命运,挑战命运;在于它显示体育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快乐,弘扬体育精神、享受体育快乐、淡然看待胜负,是体育追求的终极目标;在于它显示刘翔不仅是一个“体育的榜样”,更是一个“做人的榜样”,每个人人生中都会遇到像刘翔那样的坎坷,但摆正心态,从头再来,脚踏实地,从每一天努力,从每件事入手,我们都能像刘翔那样登上巅峰或重返巅峰,实现人生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梦想。
2011年,刘翔不是世界冠军,但他无愧为各类评选大奖获得者,无愧为中国体育的强者和榜样。
(新华社体育部主任 许基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