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散打王英雄榜到紫禁之巅--商业格斗赛的前世今生

  本刊记者/马多思

  2011年12月10日晚,国内规模最大的商业格斗赛事之一,“紫禁之巅”武术搏击大擂台第十期大赛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落下帷幕。

  “紫禁之巅”由刘小红女士创办于2011年7月,几乎可以说是中国最年轻的一项商业格斗赛事。

  区别于传统武术,现代商业格斗更具对抗和观赏性。而自2000年,中国内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项商业格斗赛事——“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12年来,散打王、武林风、英雄榜、紫禁之巅、锐武等商业格斗比赛层出不穷。为了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和观赏性,各种比赛规则“大胆改革”,但是,以追逐金钱为目的的比赛,安全保护令人担忧。

  “散打王”诞生

  刘小红记得,上述赛事在2000年至2003年间火爆一时,涌现出了一大批散打高手。除了以“柳腿劈挂”闻名的柳海龙之外,还有轻松击败普京保镖的“燕都神影”薛凤强,再加上“白眉大侠”苑玉宝、“草原骄子”宝力高等,种种江湖味十足的名号,使原本不为人熟知的散打选手,仿佛一时有了金庸武侠小说中“盖世神功”。

  上述“散打王”,由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北京国武公司和湖南电视台三方合力打造,实力很强。“除武管中心外,湖南卫视是中国最好的电视台之一,国武公司也很了得,投资国武的股东中,就有当时大名鼎鼎的德隆。”刘小红说,活动一开始就声势夺人。

  2000年初,“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北京亚运村散打馆正式开赛。与以往任何散打比赛不同,它借鉴国外搏击类赛事的成功经验,对赛事进行了综艺节目般的娱乐化包装——散打比赛引进了总导演、现场主持、灯光、音响、舞美概念,甚至用明星包装的手法包装运动员,这些新奇的手段大大增强了比赛的欣赏性和娱乐性,吸引了大量观众。

  在娱乐节目相对缺乏的时代,这个每周播出的散打赛事节目迅速掀起了中国散打竞赛市场化的第一波高潮。2002年,其项目销售收入达到了1300多万元。

  但好景不长, 2003年,正准备“收回成本,全面盈利”的国武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突然改组,投资商派来了新领导,提出新的战略和运营模式,加上湖南电视台也退出了赛事转播,原本成功的赛事走向衰落。“当年德隆系崩塌是压垮‘散打王’ 的最后一根稻草,连大股东都被抓了,赛事能不垮?”刘小红说。“散打王”于2004年停办,运作方北京国武公司也随即解散。

  水土不服的“英雄榜”

  “散打王”倒下后,综合格斗大赛开始在国内出现。

  2005年,美籍华人安迪在国内创办了“英雄榜”综合格斗大赛。

  综合格斗,又称综合武术赛,英文名叫Mixed Martial Arts,简称MMA比赛。与以往单纯的散打比赛不同,MMA比赛允许各种格斗技巧参与,无论泰拳、散打、空手道、拳击、跆拳道、截拳道或是巴西柔术、柔道、桑搏、摔跤等均可参加。

  在美国学了多年柔术的安迪1998年来到中国,在北京开了个一个巴西柔术班,靠教柔术糊口。2004年,安迪的父母和弟弟从美国来到中国,家人们觉得安迪靠办班教学没有出路。次年,由安迪的父母出资数十万美元,帮助安迪创办了“英雄榜”综合格斗大赛,虽然规则灵活,但比赛却叫好不叫座,2006年3月,当第三届“英雄榜”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之后,安迪的钱已亏得差不多了。他知道,凭自己家人的力量,这无疑将是最后一场比赛。

  安迪想起有钱的老朋友——一位疯狂热爱柔术的阿联酋王储穆罕默德·纳哈扬。安迪飞到阿布扎比找到了穆罕默德·纳哈扬,肯求他的资金支持。将安迪电脑中储存的英雄榜赛事资料全部看完之后,纳哈扬答应第一年投给安迪80万美元,比赛办好以后还会增加投资。

  2007年年初到2009年年底,有了钱的安迪又举办了十多场综合格斗商业格斗赛。让安迪感到奇怪的,这么精彩的比赛,除了门票卖得还算说得过去,竟然没有电视台愿意找他们谈转播的事情,甚至免费提供给电视台转播都没人买账。

  此时已经开始尝试涉足拳击商业赛的刘小红和安迪成为好友。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英雄榜”完全照搬美国的模式,内容虽然精彩,却不适合中国观众。“在美国比赛中运动员倒地后对手可以骑在他身上继续击打,甚至可以踢倒地者的头;但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们的观点是同情弱者,讲究点到为止,怎么能够在对手倒地后继续打呢!”

  2006年,中央台对“英雄榜”比赛进行了一次录播,虽收视率不错,但终因上述争议最终停播。

  “这么精彩的节目,电视台还让我们花钱播出,要是在美国,是电视台花钱。”安迪感到不解。为了维持较高关注度,他不得不出资在要价相对便宜内蒙古卫视进行了几个月的录播,但收益并不如意。看不到赢利希望的穆罕默德·纳哈扬,2010年没有再给安迪投资,“英雄榜”比赛也从此停办。

  安全隐忧

  在擂台上比功夫,挣的全是血汗钱,而散打选手的收入到底有多高?一位圈内人士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透露,现在的商业比赛,选手收入跟赞助费有关。“有的赞助费高,比赛奖金就有上百万,比如广州曾举办的散打比赛就以百万奖金作噱头,冠军到手就有近百万的收入。”但他同时表示,一般的比赛,选手收入不会有这么高,出场费仅一万元左右,如果获得相应级别的冠军,出场费会增加一倍多点。

  与选手的收入甚微不同,“散打王”和“英雄榜”的先后倒下并没有阻挡住商家主办商业格斗赛事的热情。继“英雄榜”之后,中国大陆接连出现了武林风、英雄传说、武林传奇、紫禁之巅、锐武等大型商业格斗比赛。“有些县城,甚至一些煤老板个人,都在出资办赛事。”刘小红说,如同玩票一样,很多人有点钱就想玩一把。

  各种赛事频频出现,“昙花一现”的也越来越多。刘小红说,很多比赛只办了一届就再也见不踪影。曾推广过中国拳王争霸赛、全国拳击锦标赛等的刘小红认为,赛事必须要有自己播出的平台,而且要符合中国的特点,否则光靠门票肯定存活不多久。

  据业界一位评论人士统计,不算国内选手之间的比赛,2011年仅各种类型的中外对抗赛超过20场,接近2006年到2010年国内5年举办商业赛事的总和。

  上述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虽然市场火爆,但在场上安全控制却普遍存在盲点。例如,为了迎合观众,主办方在选手安排上更愿意给中国拳手安排一些相对较弱的外国对手,此举人为增加了比赛的安全隐患。此外部分选手的技术也不规范。“其实早在上官鹏飞受伤之前,就有多名国外搏击选手后脑被打,例如2009年中泰对抗中,中国选手击倒泰国拳王蓝桑坤的扣杀式摆拳,同样打中了后脑。”

  裁判水平也被认为国内商业格斗比赛中安全隐患之一, “英雄榜”创办人安迪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一次国内的商业格斗赛中,他曾看到运动员快被对手勒得昏厥过去,裁判仍然没有喊停。“不少裁判缺乏综合格斗比赛经验,误判,错判,增加了动员的安全风险。”

  运动员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医疗保障同样令人担忧。搏击主持人韩彬曾提到,国内很多比赛不规范,现场通常就一两个医生,现场连个救护车都没有。

  “有些比赛中医生很没经验,当运动员被击倒后,现场医生竟然发呆。”在美国多年的安迪说,国外职业搏击赛事对选手有着一套严格的赛前和赛后监管措施。不仅赛前要对参赛者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比赛选手被KO(击倒) 的话,不管伤势是否严重都会被强制休息。此外,每场比赛,场外至少要用两辆救护车,以防一辆救护车运送伤员未归,又有新的伤员出现。

  尽管有种种不足,刘小红还是认为,多年来的极低死亡率说明比赛的安全性与内容的精彩激烈并非不可兼得,中国搏击职业化商业化的路肯定没错。

分享到:

相关专题:上官鹏飞遭KO重伤不治离世专题 

更多关于 上官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