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市培养体制:不仅要奥运冠军 更需要全面发展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12月30日07:50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龚洁芸

  1999年,上海成为全国第一个开展体教结合工作的“排头兵”。12年过去了,上海收获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同时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明年,随着新一轮体教结合的全面启动,新的发展思路也已基本成熟——让更多的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操场,从培养“体育专才”到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将成为本市体教结合工作最大的改革。

  往后靠的排名

  今年7月,根据上海学生健康促进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和2005年相比,本市青少年身体素质无明显改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上海市2009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上报数据显示,上海学生平均分为72.03分,在全国排名第27名;教育部对直属高校大一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则显示,沪籍学生平均分为70.95分,全国排名第19名。

  根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首要原因是“学习压力大,没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事实上,在上海市中小学校,重学习轻体育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压缩体育课用以补习文化课已经成了不少学校的 “第一选择”,而课余时间,学生参与室外锻炼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第27位”的排名,已经开始引起足够的重视,也使得未来的“体教结合”的方向悄然转变。“未来的体教结合的重点,将从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转变为在学校普及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健康状况。”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郭蓓说。

  泳池里的“课堂”

  每天,位于浦东南路的浦东游泳馆总是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条马路之隔的白玉兰小学,把这里当作了学生们的“第二课堂”。

  白玉兰小学是浦东新区传统游泳特色学校,在培养游泳“小苗子”的同时,把“人人学会游泳”当作学校对于家长们的重要承诺。从一年级开始,游泳课就成了白玉兰小学课程表中不可缺少的一堂“必修课”:每个年级的学生,每周都要上两堂各70分钟的游泳课——每天早上7点半到傍晚6点,浦东游泳馆被各个年级的游泳课占得 “满满当当”。校长黄正平说:“游泳是一种生存的本领,所以家长们都特别支持。”

  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坚持游泳所带来的好处也渐渐显现。每年的这个时间,都是各个学校呼吸道疾病的多发期,但是在白玉兰小学,患病请假的孩子很少。还有几个曾经患有哮喘的孩子,一般经过3年的锻炼,索性连病根都拔除了。

  课本外的收获

  采访中,“体育中的教育功能”这句话不断被提起,这也是为什么要积极在校园中推进体育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浦东新区体育局体育处处长马春馥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一次七人制橄榄球比赛之前,曾邀请一些校队进行垫赛——这其中,没有中国学生的影子。因为在中国孩子的印象中,橄榄球这样的运动太过“野蛮”。无独有偶,在外高桥森兰绿地,有一个瑞可碧橄榄球俱乐部。为了推广发展橄榄球运动,俱乐部曾经自己出钱租大巴邀请徐汇区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学习橄榄球,家长和教师们却产生了疑虑。直到孩子们慢慢开始爱上了这项运动,橄榄球才悄悄走进了学校的教学之中。经过几年的坚持,家长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身体变强壮了,男孩子变勇敢了,女孩子也变大气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一次次摔倒和前进中,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

  “练体育的孩子,往往比同龄人更能干。他们经历过失败,学会了争取,所以他们的性格一般都很阳光,为人处事也更为周全。”这是在采访中,一线教练员和教师的共识,“这些,都是课本中所学不到的。”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群众体育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