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再析上官鹏飞之死:并非仅仅意外 还有“人祸”因素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12月25日09:53  哈尔滨新闻网-新晚报微博

  经历了42天的抢救后,12日下午,在搏击比赛中严重受伤的河南散打选手上官鹏飞终因病情过重去世。武管中心对此的定性是:事件纯属偶然。但是,这个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却暴露了中国搏击赛事组织不规范、市场不成熟等重大问题。换句话说,上官鹏飞的悲剧背后,有着人祸因素。

视频-上官鹏飞重伤救治无效离世 愿逝者天堂安息!媒体来源:新浪体育

  纵观UFC和MMA,尽管场面火爆,但危险性却远远没有人们想象那么高。可以说散打项目并非高危运动,这也说明上官鹏飞的去世并非仅仅是意外,还有“人祸”的因素。

  散打其实并不“高危”

  当上官鹏飞因受重伤昏迷最终离世的消息传来时,圈内选手在惋惜的同时,也希望不要过度解读这次意外事件,称散打搏击运动其实没那么危险。WBC世界拳击理事会国际级裁判庞皓天接受采访时解释到,比赛规则、裁判和护具是保护选手的三要素,有时候大家看到的一些血腥场面,一般都是皮外伤,比如鼻子打破了、眉角打破了,这比较正常无生命之忧。身为国内参加美国UFC终极格斗的第一人张铁泉的妻子兼经纪人毛毛就表示:“我会一直支持他打下去,UFC18年来从未出现过一次类似的事情,这个赛事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日本MMA综合格斗比赛组织委员会做过统计:1998-2003这六年间MMA受伤率是9.5,只有1例死亡(1998年俄罗斯举行的一次管理混乱未经审批的比赛,选手因为赛前不听医生劝告坚持上场昏迷后送往医院过程中死亡。),这六年间美国橄榄球每年平均20名运动员死于训练、比赛,赛车平均每年32例死亡,赛马共计128例死亡,潜水共计11例死亡,跳伞比赛共计123例死亡,登山比赛共计51例死亡。事实上,终极格斗锦标赛UFC开战18年来死亡率为零,MMA八十多年只有一例死亡记录,充分说明了搏击赛事其实可以激烈与安全集于一身,而UFC和MMA正是通过不断完善规则做到这一点。

  上官鹏飞再参赛已经违例

  赛前:如果将MMA和UFC完善的规则作为一面镜子的话,那中国散打伪职业化的特点就被折射得淋漓尽致。一位参加本项赛事的教练透露,上官在这几个月已经被KO了好几次。根据国际赛事的组织细则,选手被KO过半年内不得参加比赛,被TKO(技术性击倒)100天内不能参赛,身体恢复健康后也要在经过指定医疗机构同意才允许参赛。

  赛后:上官受伤后的医疗救助措施也令外界诟病,当11月11日上官身体情况稳定可无明显好转后,家属申请转院,可院方表示出了海口概不负责,还给家属一张承诺书要求其签字。这之后上官家属几次提出转院,而院方还是那句话,出了海口概不负责,后经河南体工大队主任与其协商后表示转院可以,但转哪个医院由家人自行联系。一个看似简单的转院问题还得看院方脸色,这无疑是中国搏击运动安全保障欠缺的体现,而MMA场面火爆刺激,UFC几乎场场见血,可如果面部受伤后就会有技术高超的整形外科专家来提供帮助,MMA比赛结束紧接着就是脸部外科手术,这种事情并不稀奇,有时一个手术要持续14个小时。

  混乱的国内赛场

  中国没真正的职业赛事

  自2000年起,“散打王”等商业赛事在中国逐渐兴起。近几年来,商业搏击比赛发展更是迅速,各种各样名头的搏击比赛层出不穷。尽管大部分比赛都由中国武术协会挂名,但实际操作往往是自说自话,充满“山寨”味。像前两年火爆的“中泰拳王”争霸赛,就陆续报道“泰国拳王秒杀中国功夫”、“武当愿替少林出战”等炒作话题,这样利用民族情绪达到炒作目的的行为一直遭到非议。

  某地方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陈先生接受采访时,直接说“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搏击职业赛事”,而没有真正职业搏击赛事的后果就是,各种行为和人物鱼龙混杂。2011年11月5日,长沙世界自由搏击王者争霸赛即将开打之时,自称“在泰国泰王杯2001-2003年连续夺冠”的湖南人彭小龙跳出来,宣称自己比杨建平更有资格代表湖南出战。最后经过查证,此人纯属招摇撞骗,连宣传照都是PS过的。正因为国内长期以来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顶级赛事平台,大众对格斗知识并不熟悉,这些“李鬼”才有了冒充“李逵”的机会。你能想象一个人伪造一个大力神杯,说自己在2001年到2003年称霸足球世界杯么?

  医疗防御措施的缺失

  据悉,国内各类赛事赛前体检并不严格,无统一标准,非常随意,用业内人士的话说,这些都是走过场———国内著名选手张开印就告诉记者,国内比赛的赛前检查基本上就是赛前一天做一下脑电图和心电图,进行一下称重,并无其他项目。而UFC的赛前体检一般有10几项,心、肺、脑电图、验尿、抽血,甚至包括眼睛都要检查,称重也很严格。到了临上场之前还要测量一次血压,非常严格。“国内很多比赛现场连个救护车都没有,真要是出了事,连医院都没法送!”主持过许多场国内搏击比赛的广东台主持人韩彬接受采访时感叹。

  众所周知,搏击赛事对运动员体能消耗极大,除了需要严格的身体检查,在赛事安排上也要科学和合理。UFC选手一般打完一场都会休息2-3个月,而国内赛事出于压缩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使得选手“背靠背”出战的情况很常见。以上官鹏飞出事的海口散打功夫王争霸赛为例,比赛要连战3天,选手和裁判都面临着“背靠背”连续比赛,这对他们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保险理赔杯水车薪

  在国内,类似于散打这样的搏击比赛,普通的商业保险公司不愿意为运动员提供相应的意外保险,运动员一般购买的都是普通的意外保险,但是理赔金额极其有限。除此之外,国家体育总局特设的中体保险经纪公司,可以为比赛提供保险,一位运动员在比赛期间,三天或五天,仅承担这几天的保险事务,只要这几天没有问题就可以,而且很便宜,只有几十块钱。在没有出现特大严重意外的情况下,理赔金额在五千和五万之间浮动。但是很显然,对于搏击运动来讲,最高五万元的理赔数目颇有些杯水车薪的味道。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很多比赛上所谓的运动员意外伤害保险,事实上都是迫于政策要求不得不设立、却又很难发挥应有作用的摆设。之前上官鹏飞女友介绍情况时曾透露,在长达1个多月时间里,她没有见到过任何保险公司人员。据保险公司介绍,由于运动员是运动损伤和人身伤害的高风险人群,保险公司通常不愿为运动员投保,但运动员意外伤害保险并非不可推行,只要投保人群基数足够大和费率达到合适的标准,保险公司就会乐意为之,投保运动员也会得到较高的保障权益。但这需要相关主管部门或协会主动与保险公司沟通,进行前期铺垫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行业内强制性投保管理规定。

  被逼走穴的

  “上官鹏飞们”

  国内的散打赛事组织混乱,安全性差,选手收入微薄,但为了生计还得参加这种混乱的赛事。而之所以没有职业化的赛事,就不能不从我们特有的专业体制寻找答案,它割裂专业选手与市场需求。

  受困体制频频走穴

  上官鹏飞离世后,他生前一篇题为“知道我们有多苦吗”的日志被披露,如果在了解国内散打选手的收入后,相信每个人能理解他们的苦处。据了解,上官这次在海南的比赛出场费只有4000元,而且是税前收入。有人会说为这点钱丢了性命不值得,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的确不值得,尽管中国没有真正的搏击职业赛事,很多赛事组织混乱,但包括上官在内的国内散打选手为了生计,也不得不赶场去冒险参加这种混乱的商业赛。毕竟国内相当一部分散打选手退役或没有比赛可打时,甚至连最起码的生活保障都得不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散打冠军无奈地说道:“有时候,我们退役后待遇与农民工没啥两样。我们代表国家队或省队打比赛,获得全国前三成绩退役可安排工作,每个月收入2100元左右,如果没有名次就要靠边站了,除了参加一些商业赛每场拿几千元出场费,没有其他生活来源。身边的很多散打师兄弟待遇有的卖馒头,有的当司机,有的甚至给人当打手。”

  也就是说,有比赛的机会就不能错过,至于国内的散打赛事存在诸多缺失,在生存面前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尽管上官的离开给国内散打赛事的安全性敲响了警钟,但短时内不会有质变,国内的散打选手依然要踏上这条危险的征程。

  畸形体制下职业赛事成空谈

  散打联赛为何无法成为规范成熟的商业化运作的职业赛事?与中国其他运动项目相似,高水平的专业选手的命运掌握在武术管理中心手中,属于体制内的运动员,当然,他们的“天职”就是以竭尽全力打好锦标赛、有亚运会、全运会等性质的比赛,可以说中国的散打高手并不自由。尽管近些年散打商业比赛层出不穷,可要想参加比赛并不容易,据说河南队的某队员参加今年6月“龙行天下”时就用了化名。由于明星选手没有参赛自主权,无疑令赛事的影响力和经济效应打折扣,赛事规范化、职业化就成空中楼阁。举个简单的例子,2005年因为有十运会任务,所有商业性比赛都放在全运会之后进行,这样受制于竞技比赛的巨大影响,商业比赛又何谈走向成熟和职业化?

  对于中国没有真正的职业散打赛事,中国武协也应该进行反思,2004年11月在广州举行的第2届世界杯散打赛,承办方赔了数百万元,但中国武协的100万元主办费却照收不误,将赛事给承办方,自己当甩手掌柜。而2004年第5届“中国功夫-泰国职业泰拳争霸赛”未能在广州举行,更是说明一定问题,作为主办者的中国武协在当时不愿“贱卖”手里握有的选手等资源,与承办方共同培育市场,使得承办方要想赢利只能控制成本,不但比赛的包装和宣传力度无从谈起,职业化是个梦,连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分享到:


相关专题:上官鹏飞遭KO重伤不治离世专题 

更多关于 上官鹏飞 散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