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2月10日体育专电 “冠军们老了,但中美友谊会代代长青”——中美“乒乓外交”40周年纪念活动侧记
新华社记者张遥 夏亮
40年前见证《中美联合公报》草签全过程的西湖国宾馆八角亭静静矗立在冬日中,等候着远道而来的嘉宾——中美“乒乓外交”的亲历者10日在这里聚首。湖光水榭迎来了年近花甲的乒乓球老将,推动与见证中美两国“融冰”历程的历史元素在这一刻交融。
“原来这间小小的亭子见证了两个大国如此重要的时刻,”40年前访华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员康尼说,“运动员之间的交流推动了重大的历史进程,说实话,最初我们并没有想到。”
康尼所说的“交流”缘于1971年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无意间上错大巴的美国乒乓球运动员科恩与中国运动员庄则栋的攀谈,拉开了中美两国的“融冰”之旅。这段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的故事,至今被传为佳话。
为了让两国的乒乓球宿将重温友谊,主办方按照惯例安排了友谊赛。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员朱迪被安排与中国老将郑怀颖对打。在浙江大学的体育馆里,打完比赛的朱迪激动不已。
“一场球好像让我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了,”朱迪说,“40年前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美,我是当时美国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队员,才15岁,而郑怀颖是中方最小的队员。当时我对她的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一段同样让郑怀颖难忘的经历。“其实从日本名古屋的大巴开始,中美球员之间的友谊就已经开始了,”郑怀颖说,“当时我就在大巴上,庄则栋通过翻译和科恩交谈,气氛很缓和,也很友好,还赠送了小礼物给科恩,就像我们出国比赛常常与对手互赠礼物一样。但国际社会很快就关注了,从那之后,我们的人生也与中美交流形成了交集。”
这些乒坛老将就这样成为中美两国敞开交流大门的开山使者。郑怀颖至今记得她在40年前初到美国的感受——不仅在迪斯尼头一回坐了过山车,还参观了美国现代化的农庄和葡萄酒庄园,印象更深刻的是美国人的热情。
“我们在斯坦福大学打乒乓球比赛,连过道里都站满了人,这大概也因为当时中美交流确实太少,中国在美国人眼里还是新鲜、神秘的,”郑怀颖说。
年过七旬的中国乒坛老将张燮林至今还常常回味在汽车城底特律的一场表演赛。
“比赛地点就在汽车厂的车间里,工人们把机器搬开腾出场地。有些人为了看球,都站到了机器顶上;比赛结束后他们说,你们中国人打乒乓球真像玩魔术,球就这么飞来飞去的,”张燮林用手比划着说。
过去40年间,中美交流日趋频繁的状况,让这些“乒乓外交”的亲历者们感到欣喜。朱迪表示,头一回来中国前,这个国家会是什么模样,吃什么食物,人们的习惯是不是和她一样,在她脑海里有无数的问号,“但是到了今天,中美之间不仅有政治、经贸往来,个人之间通过互联网的交流也非常便利。我现在经营着一家乒乓器材店,不少中国客户、朋友都常常和我通过电子邮件交流”。
“其实作为全球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中美之间频繁的交流沟通本来就是理所应当的事,中美友谊也应当继续发展下去,”美国乒乓球老将约翰说,“当年科恩上错车是一次偶然,但历史走到了一个节点,乒乓球就恰好推了一把。”
西湖边,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象征友谊的红杉树,成了两国球员争相合影的背景。“最近两次球队互访,中、美两国代表团都特意吸纳了年轻一辈的球员,”中国乒协副主席、世界冠军陆元盛说,“不论是美国队还是中国队,我们这一辈已经老了,但中美之间的友谊还会代代长青。”(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