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美乒乓外交40周年友谊赛 老将新秀传承友谊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12月10日23:06  新华网

  新华社杭州12月10日体育专电(记者夏亮、张遥)作为中美乒乓外交4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头戏之一,由中美两国老将新秀共同进行的友谊赛10日在浙江大学邵逸夫体育馆举行。

  40年前,中美两国通过乒乓球这样的民间交往融冰,终成一段佳话。为了重温那段情谊,赛前双方队员一起观看了中美友好交流图片展,从抗战时期的飞虎队到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再到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受邀在联合国总部表演,照片记录的只是一瞬,中美友谊却从这些图片里得到了体现。

  杭州这几天温度骤降,体育馆里也没有暖气,对于来不及做太多热身的老将们来说还是有些寒冷;但是笑容挂在每一个队员的脸上。友谊赛每场比赛只进行一局,采用11分制。

  尽管久疏战阵,中国乒协副主席陆元盛和美国乒协主席彼得领衔的双打比赛还是引爆了在场观众的激情。高调弧旋、大力扣杀,眼看就要得分了,没想到对方一个箭步还能跟上,将球救起。虽然两人步伐不如当年轻快,但依稀可见当年功力。在现场的欢呼声中,比赛经常出现对攻场面,五六个回合下来不分胜负。

  在女双比赛中,郑怀颖和朱迪这对乒乓外交的历史见证人再次在赛场上重逢。多年过去了,郑怀颖对朱迪印象还是很深,“刚才和我们打的那个朱迪,她当时是美国队最小的,才15岁”。当年的小女孩朱迪,如今已年过半百,在美国做起了乒乓球器材的生意。比赛时,出于职业的习惯,朱迪还检查了一下郑怀颖的球拍,惹来现场主持的阵阵调侃和观众会心的大笑。由于语言不通,朱迪似懂非懂,转过身来问观众为何发笑,一脸无辜。

  乒乓外交过去40年了,在陆元盛眼里,纪念这段历史的意义还在于传承。“希望年轻人能够将乒乓外交的精神传承下去”。友谊赛还安排了浙江大学的学生与美国老将切磋,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扣杀稳准狠,而老将则沉稳老练、不慌不忙,兴致高的时候,还玩起了胯下击球等非常规动作,引来阵阵尖叫。

  这些年来,中国队在乒乓球领域的地位无人能撼,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乒乓球选手走出国门,在他国落地生根。这次随美国代表团来访的全美单打冠军蒂莫西·王,就是一名华裔,年纪不到20岁。在陆元盛看来,中国球员选择在异国他乡打球,对促进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很有好处,“就像我们也希望一些高水平外国运动员来,提高我们篮球、足球的水平一样”。

  近些年来,中国还在对一些乒乓球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实施援助计划,“我们还提供一些器材给人家,所以说现在我们不光是拿奥运冠军,我们乒乓球协会也希望能够把援助计划慢慢加大力度,去帮助其他一些地方提高水平”。(完)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国际乒联巡回赛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