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正视差距 更新理念 加强技术--排球名宿为男排支招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12月05日11:45  中国体育报

  本报实习记者周圆 世界杯已经落幕,中国男排仅取得一胜,位列第十一位,而在30年前,中国男排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杯,获得了第五名,曾经辉煌的中国男排为什么会渐渐落后于世界强队?应该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30年前的老队员们给出了他们心中的答案。

  胡进:正确看待差距

  现任中国女排领队的胡进认为,中国男排这两年来是不断进步的,尤其是在周建安的带领下,既取得奥运会第5名,又接连获得亚锦赛亚军和世界杯入场券,在本届世界杯上也战胜了主要对手伊朗队,说明中国男排在亚洲还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伦敦奥运会资格也是很有希望的。我们不能因为世界杯上的连续几场失利就抹杀这支球队的进步。

  面对中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存在差距的事实,胡进指出大家要正确看待这种差距。当今世界男排发展速度太快,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球队进步幅度较小,形成了这种差距。而谈起他们当年取得的出色成绩时,胡进表示,时代不一样,排球运动的规则也不一样了。“在我们做运动员的那个时代,只有东欧等少数几个国家重视排球运动,大多数国家的运动队都是业余或者半业余的,而现在意大利、波兰、古巴、巴西,全世界都在重视排球运动,而且都拥有了职业联赛,同时,在身体素质、文化水平等方面的不同,扩大了这种差距。”胡进解释说,“这种差距不仅仅发生在中国队身上,目前整个亚洲男排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一点希望大家明白。”

  邸安和:训练理念滞后

  作为前中国男排的主教练,根据多年的国家队经验,邸安和也同意胡进的看法,他认为当今世界男子排球项目发展速度很快,但同时中国男排在自身的训练理念、技战术打法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邸安和表示,现在中国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在培养运动员的理念上还落后于世界排坛发展的大趋势。“男排训练不能仅仅靠模仿。”他指出中国男排训练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比如,巴西队的速度和立体组合打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在学习、模仿之后也见到了成效,但这种模仿的训练手段是相对滞后的,不是领先的。面对亚洲对手时,邸安和也认为现在训练理念存在一定的误区。“我们在训练时,技战术的选择并不一定要完全模仿伊朗、日本、韩国等亚洲对手,因为中国队具有身高优势,应该立足自身,在不脱离现代排球发展的大趋势下,提高技战术水平。”中国男排在上世纪50、60年代就开始在国际赛场上崭露头角,邸安和说:“主要源于快速多变的技战术特点,得到世界广泛的学习,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

  沈富麟:抓技术是前提

  中国男排的技战术打法,自上个世纪70、80年代以后,就很难再有大的突破,技术落后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上海体育职业学院院长,沈富麟长时间远离排球一线,对国家队们目前的训练情况并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也认为,排球与其他项目不同,它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项目,首先应该是技术,其次才是高度。而作为中国男排来说,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打造战术体系和技战术指导思想。从排球的发展史来看,一定要抓住排球发展的主要矛盾,这就是技术,拥有好的技术是前提。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男排世界杯专题 

更多关于 男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