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继晟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群众基础雄厚,爱好者达到数千万人,是老百姓健身最喜欢的项目之一。全民健身的乒乓球赛事经过10多年磨砺,也开始形成全国性的成熟赛事体系。
赛事成体系 参与人数多
国家体育总局乒羽运动管理中心(乒羽中心)副主任于斌告诉记者,十几年来,各地陆续组织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赛和双鱼杯、市长杯、中西部领导干部杯等一系列全民健身乒乓球比赛,但是一年仅办几次赛事,不能满足众多爱好者的需求。乒羽中心整合资源,于2007年推出中国乒乓球协会会员联赛,每年参赛会员逾万人,十几站分站赛覆盖大半个中国,总决赛水平之高、人气之旺,堪比国际乒联的总决赛。经过5年实践,乒乓球项目全民健身赛事体系日渐成熟。
据悉,今年4月到11月,仅乒羽中心组织的全国性乒乓球健身活动就有27项,不同的乒乓球爱好者群体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赛事。
会员总决赛 乒乓嘉年华
记者连续两年采访了会员总决赛。参加总决赛的都是分站赛获得前4名的中国乒协会员,可谓高手云集,其中不乏入选过国家队和各地专业队的队员,代表着全国各年龄组的最高水平。总决赛给记者的印象好似乒乓嘉年华,一场场南北高手间的精彩对决,让参赛者享受了乒乓乐趣,让观战球迷看得如醉如痴。
看这边,男子60岁组团体半决赛,上海申浦队主力吴佳蓬对阵新疆火车头队队员黄建疆。两人都有“民间球王”的绰号,几番较量,吴佳蓬落败,但上海申浦3名队员各抢1分,晋级决赛。新疆火车头队虽败犹荣,黄建疆独得2分,还战胜了这次总决赛单打冠军吴佳蓬,成了“无冕之王”。
看那边,50岁组团体决赛,八一乒乓球队原教练高绍林对决当年曾是国家队悍将的卢启伟,银球来回飞舞,仿佛穿了根线,观赏性和精彩性代表了联赛最高水准。
压轴大戏是30岁组团体决赛,原国家队总教练许绍发和原国家女队主教练陆元盛分别担任双方场外指导,将整个赛事推向高潮。
原国家青年队的赵运杰告诉记者:“别看在场上争得你死我活,其实他们的心态早已经超越输赢,完全是利用联赛平台享受乒乓,每年全国球友相聚是一大幸事。”
在球迷堆里,记者见到端着照相机的老球友徐子健,他是演员徐静蕾的父亲,痴迷乒乓球,家里也支着球台。今年82岁的李博达,球龄已有70余年,号称京城“防弧王”,曾获得世界业余乒乓球锦标赛70岁以上年龄段冠军。赛场上奋力搏杀的呐喊与挡板外球迷不遗余力的加油声,构成一幅美妙的全民健身图。
建长效机制 搭交流平台
在现场观战的于斌说,会员联赛为酷爱乒乓的老老少少搭建了相互交流、自我展示的平台,一站一站地把比赛从局部到整体再到总决赛统一起来,以积分排名制度带动和运转联赛。在参赛队伍数量上不加限制,可分省市、分区县、分系统地贯串起来,真正深入基层群众。此外,把市长杯赛和历史文化名城赛打造成有影响的健身品牌赛事,不仅建立起面对广大乒乓球爱好者的全民健身服务平台,还能满足全国业余乒乓球选手的参赛愿望。 2007年到2011年,乒羽中心为全民健身赛事共投入1105万元,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乒乒乓乓,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各省市协会提供600多万元的乒乓球器材。同时,健全组织机构,专人专职负责开展活动,推动乒乓球全民健身活动长效化、正规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