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盖德虽败积分却超陈金 男单奥运满额计划任重道远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11月26日02:04  新浪体育微博

  新浪体育讯 无论李宗伟、盖德和陶菲克三名将结盟一事是否属实,随着陶菲克、盖德先后在中国羽毛球公开赛落败,这一“狙击计划”似乎在奥运积分不菲的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受到严重挫折。其实不然,由于陈金参赛站数较多,中羽赛后他的奥运积分反而落到盖德背后,中国男单好不容易争来的有利位置在短短一周后重新丢失。由此可见,亚欧三名将与中国男单三将的奥运席位PK战谁胜谁负,至少在目前还是一团谜雾。

  冲击满额渐露曙光

  近两届奥运会,一支代表队获取单打满额席位(三个席位)的难度陡然上升,因为准入门槛从以往的奥运积分排名前16位一下子提升到前4位。对于中国男单来说,欲获取满额席位,只能在奥运积分排名榜前4位中放走一位外国选手。近几年,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一直牢牢占据世界排名榜首位,目前他的奥运积分排名同样处于领先位置,李宗伟和林丹被公认为目前国际羽坛水平最高的两位男单选手,正常情况下中国男单三大主力——林丹、陈金、谌龙,同时将他甩在身后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一形势决定了,中国男单三将不能再让一名外国选手奥运排名超过自己,否则三人将无法携手参加伦敦奥运会,一旦只能有两人参赛,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羽队的男单夺金系数。

  伦敦奥运会系列积分赛始于今年5月,前后历时一年。前6个月,中国男单诸将一直没有出现三人同时进入排名榜前4名的一幕,最大障碍当属丹麦名将盖德。上周举行的香港公开赛,陈金将盖德挡在四强之外,林丹、谌龙也打进了半决赛。香港公开赛结束后,林丹、陈金、谌龙携手超越盖德,将他从原来的奥运积分第2位赶到了第5位。中国男单在冲击奥运满额席位的征途中,渐渐露出一丝曙光。

  上海战役有得有失

  香港公开赛结束后,排在男单奥运积分前5位的是:1、李宗伟(马来西亚),2、林丹(中国)64776分,3、陈金(中国)63000分,4、谌龙(中国)   61740分,5、盖德(丹麦)60953分。谌龙仅比盖德多出787分,优势并不大。

  对于盖德来说,中国公开赛是他重新跻身排名榜四强的一个大好机会,因为他抽到一个好签,进入半决赛前遇不到中国男单三大主力,相反陈金和谌龙却在1/4决赛提前遭遇。 就在“结盟”话题愈炒愈烈之时,陶菲克、盖德却过早倒在赛场上,陶菲克在第二轮即败给了同胞西蒙,盖德则在第三轮被西蒙活捉,欧亚三人只有李宗伟成功打进半决赛。

  盖德被淘汰后没多久,谌龙在与陈金的对阵中轻松获胜,同一轮林丹击败了对手闯进四强。中羽赛后,盖德与谌龙的分差至少被拉大到2437分,与林丹的分差在5000分以上,形势似乎朝着有利于中国男单的方向发展。其实,中国男单远没有到高枕无忧的时候,由于中羽赛前陈金的奥运积分赛已达到10站,因此他这次在中羽赛获得的6050分并不是净增分,而要替换此前十站的最低分(马来西亚黄金大奖赛的2720分)。这样,陈金目前奥运积分为66330分,反比盖德少673分,从上周的第3位落到第5位,盖德暂居第4位。李宗伟、林丹和谌龙肯定排在前三名。

  防明枪还要防暗箭

  虽然“结盟”一说被亚欧三名将否认,但以他们三人的水平,一旦结盟确实对中国男单满额计划形成巨大威胁;即便不结盟,他们也不愿看到林丹和两位队友联手征战奥运的一幕,盖德坦言,他不希望看到中国男单达成奥运满额的目标。目前,中国男单积分排名相对比较有利,但长达1年的奥运积分赛才刚刚过半,余下的5个月赛程变数多多,中国男单能否获取奥运满额席位,目前谁也不敢打包票。因此,亚欧三名将PK中国男单三将,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国际羽坛的一大看点。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男单的满额争夺战很可能在最后一刻才会揭开谜底,中国选手欲占得主动地位,必须要打好两种战役。

  首先,中国男单三将要打好与李宗伟、盖德、陶菲克三大对手的遭遇战。这三位对手是明枪,击败他们不仅可以拉开或追近分差,而且在心理上也占得上风,乃一举两得的好事。

  第二,与其他选手的对抗时,一定不能轻敌。如果将亚欧三将比作明枪,那么其他具有一定冲击力的对手则是暗箭。这方面,林丹、陈金、谌龙三人均有教训,如林丹在丹麦公开赛不敌中国香港队小将黄永祺,如陈金在上半年迟迟不开壶,再如谌金在世锦赛止步于第一轮。如果中国男单能在奥运积分赛少犯这类错误,目前在奥运满额争夺战中不会如此吃紧。林丹、陈金和谌龙与这类对手比赛时,要尽量争取全胜,这样才能将奥运积分损失减小到最低水平。                                       

  (王全立)

分享到:

更多关于 林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