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鲍春来挂拍人生最艰难选择 看淡伤病未来无限可能

  文/刘紫园

  从摄影棚返回公寓的路上,鲍春来(微博)竭力抵抗着瞌睡虫的袭扰。十几年如一日的规律作息被倏然打破,他的生物钟频繁报警,浑身上下总也不对劲。

  “今年北京的秋天来得真早,天气也比往常冷一些。”经过训练局后墙的林荫道,小鲍若有所思地凝望蓝天——金秋是这座城市最美好的季节。在北京生活久了,他不可避免地与之同化:11年的光阴让原本浓重的乡音不再标准,普通话反而愈发利落。聊到兴致高昂时,偶尔还会蹦出一两个京味十足的词语……鲍春来从心底喜欢这里——因为北京有家的归属感,有真诚纯粹的兄弟情谊,更有人生中最为宝贵的羽球生涯。

  然而,随着他宣布退出国家队,昨日的一切终将成为记忆的片段。挥手阔别,依依不舍。若无伤病困扰,结果断不会如此。“但人生从来没有如果”。对于鲍春来而言,经历即财富。所有的付出与坚持,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终身受益。

  挂拍,人生最艰难的选择

  “老实说,选择这个时间退役是因为我实在没有办法了。”我们的采访就在小鲍如此开诚布公的回答中悄然开始了。犹记得不久前和他聊起奥运冠军杜婧退役,鲍春来还为此发了好一通感慨,却没有流露出自己也准备离开的蛛丝马迹。那时,2011年世锦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距离他后来退出国家队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那会儿我还想着能坚持的话就再顶一顶。但伤病折磨人啊,无奈之下,只能做了这个决定。”

  其实,“伦敦奥运会前退役”的念头曾不止一次地在鲍春来的脑海中闪现过。他已然猜中了结局,却没想到会来得如此迅猛。

  世锦赛前,小鲍原本就很脆弱的膝盖再度受伤。这回是侧副韧带断裂,而且已经断掉一段时间,半月板也不大好。因为膝盖是老毛病,连他自己都没太在意。直到整条腿屈伸受限,步履蹒跚,动一动便会有撕拉的疼痛时,小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受伤就代表着不能训练。对此,他感到万分沮丧。多年来,伤病使他不能像其他队员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系统训练。尤其是2011年,经历了年初两站比赛状态不佳,好容易在亚锦赛上稍有起色,但训练始终被伤病拖累,几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眼看着自己的排名下滑,甚至失去了苏杯、世锦赛绝对主力的位置,小鲍隐隐约约产生了挂拍的念头。本来他计划出战9月份在常州举行的中国大师赛,但新伤令他倍受打击,也让他彻底看清——自己已经和伦敦奥运会渐行渐远。

  是时候做决定了!“如果身体的伤痛不能换来金牌和好成绩,那么,再坚持也是毫无意义的。”考虑清楚后,鲍春来把心一横,准备和过去说再见。于是,喜欢晚间写作的他,独自坐在昏黄的灯光里,强忍内心的憋闷,在电脑上逐字逐句敲出了退役报告。搞定这篇一千来字的稿件,花费了他一个多钟头的时间。虽算不上字斟句酌,却也极为认真。

  伤病,是上辈子欠下的债

  最初进入国家队的那两年,小鲍几乎从未进过医务室。那时,他根本想不到,10年后,自己会变成个不折不扣的“残兵”:膝盖、踝关节、肘关节都有不同程度的伤病;更令他匪夷所思的是,2007年左右,他竟然被查出患有风湿类的疾病,需要终生服药。

  究竟是何原因导致他得这种病,鲍春来自己也说不清。“也许是小时贪凉,喜欢睡在地上,不注意保暖的缘故吧。湖南比较潮湿,稍有不慎,寒气就侵入了体内。”最初一次发病可以追溯到2006年汤尤杯前,鲍春来随队伍在福州集训,脚踝忽然疼得不行,打了针封闭才见好。当时大家都以为他踝关节的老伤在福州梅雨季节的催化下复发了。可从那之后,小鲍几乎每个月都要犯一次病。如果头天训练强度比较大,再加上本身有点小伤,第二天关节肿胀的几率就特别高。而且这种病症是游走性的:这次脚踝发病,下次可能就轮到脚趾,几乎没有规律可循。小鲍为此非常苦恼,可除了边吃消炎药边做放松按摩外,也没有其他解决的办法。后来,队里的罗医生一语点醒梦中人:“你该不会得了风湿吧?最好还是去医院查查。”“风湿?怎么可能!这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么!”于是,半信半疑的鲍春来在某次发病时乖乖到协和医院做了相关化验。结果表明,他血液里的抗O等指标超出常人好几倍,说明体内有严重的炎症。然而,据钟波指导透露,直到目前为止,小鲍究竟得的是风湿还是痛风,大夫仍然没能给出明确诊断,只是按照大概方向用药。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超负荷训练会增加身体负担,导致免疫力下降,病症马上不请自来。

  患上风湿类疾病,让鲍春来的竞技状态雪上加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犯病的次数逐渐增加。从开始每月一次,慢慢演变到两三周一次,再到一周一次,最近竟然出现了一周两次的情况。痛到厉害时,根本无法下床。国家队每天早上7点集合,小鲍通常会在6点58分左右出现。如过到了7点05分还未见人影,那就代表着他很可能又犯病了。这时,主教练夏煊泽就会习惯性地跑上楼看看。出现在他眼前最多的画面,是卧床不起的鲍春来满脸痛楚地对他说:“夏导,您让小队员帮我带个鸡蛋当早餐吧,谢啦。”或许在旁人眼中,这番场景充满了黑色幽默,但小鲍的教练和队友早就习以为常,甚至有些“麻木”了。有时,教练甚至会半开玩笑地说:“鲍春来就是个病人嘛。”

  2011年美国公开赛期间,鲍春来再度犯病,比赛前一晚卧床不起。副总教练钟波特意带他到当地一家口碑不错的医院检查。美国的医生安慰小鲍:只要长期用药就没问题。如果按照一般的病人来讲,你不算严重,关键是保证休息。然而,真正做到医生的要求,谈何容易!

  伤病就像一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拉着鲍春来不断下陷,下陷。“就当是我上辈子欠了债,这辈子要慢慢还吧。”小鲍对此早已看破。

  坚持,为了我爱的和爱我的

  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鲍春来曾经想到过退役。但最终还是没有离开,他对此解释为:热爱羽毛球,自己还有能力坚持,以及心有不甘。“这是三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根本的还是太喜欢这个项目了。我也是这两年才慢慢领会到的。羽毛球对我意味着什么,一生都无法忘记。”

  对于儿子的执着,鲍春来的父母虽然心疼,但却毅然支持。很小的时候,小鲍常听奶奶和他念叨着“自力更生”。那时,小小的他并不懂这四个字的含义。来到国家队后,他才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万事都要靠自己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鲍春来的性格继承了父母的优点——温和随爸爸,坚强随妈妈。认准了某件事,不到窘境绝不罢手。因此,在小鲍做出退役决定前,他的爸妈从未劝他离开球场,另谋出路。即便是在儿子被风湿折磨得精疲力竭时,他们仍鼓励他要咬牙挺下去。

  然而,留守就意味着必须要付出比常人更加艰苦的努力。由于运动员的特殊身份,一些针对风湿比较有效的激素类药物却成了小鲍的“禁区”;还有些治疗也因为时间等因素无法展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鲍春来甚至根本没把这个病放在心上。他寻思着:“哪天不打球了再治也不迟。”但国家队的训练强度、密度都很大,即便没有风湿病的人,某个部位超负荷运动也会疼痛难忍,更不要说鲍春来了。后来发展严重时,他甚至多站一会儿就会腿疼。

  对于运动员而言,身体的疼痛或许只是暂时的,真正可怕的是外界与自我的怀疑。

  总教练李永波曾经说过,鲍春来是中国羽毛球队最好的第二单打。其中包含的意思,不仅仅说他的水平是第二,更多的则是称赞他表现出来的思想状态、竞技水平、身体条件、心理素质等等,这个位置上绝对是最好的。可随着年龄与伤病的递增,小鲍的位置不断受到冲击。陈金、谌龙、杜鹏宇等后起之秀频频向他发起挑战。抬头仰视,有林丹高高在上;低头俯瞰,有小将跃跃欲试。鲍春来的境地愈加尴尬。刚开始,他心里别扭过一段时间:“哎呦,敢和我较劲了!”慢慢地,他淡然了许多:“这和当年自己去冲击陈宏、夏煊泽是一样的道理。”关键是摆正自己的心态,正所谓“能力越强,责任越大”。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鲍春来明白:再年轻、实力再强也都可能成为过去。“我只想趁着自己状态不错再尽点力。”

  未来,有健康才有无限可能

  回首往昔,小鲍认为自己不算在低谷期离开。“我的职业生涯该结束了。于是,就动手画了一个句号。就这么简单。”或许在许多人眼里,鲍春来没有拿到一枚单项世界冠军的金牌,令他的离去增添了几抹悲情色彩。可小鲍却不这样看。在国家队的11年里,最令他难以忘怀的片段就是2004年汤姆斯杯夺冠的场景。当年,他和队友携手努力,把丢失12年的汤杯捧回了北京。“我的主要成绩、给球迷留下的印象,大都源于那届汤杯。最主要的是,队友们一起杀出一片天,那种团队合作的快乐、对集体荣誉的感知和单兵作战完全不一样。”

  与前不久退役的杜婧不同,鲍春来仍然住在国家队,只不过平时大多数时间泡在力量房进行康复训练。20年近乎“三点一线”式的生活让小鲍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渴望,“很愿意体验自己支配时间的日子。”国庆节期间,小鲍回到了家乡,享受了久违的“长假”。除了与亲人团聚,他还有时间梳理一下思绪。当问起他现在最想做什么时,小鲍不假思索地说,要赶快把身体调整好,否则“未来一切都是空谈”。

  尽管现在的生活不再受到早操、训练、点名、熄灯、例会等等队内规定的束缚,可小鲍仍习惯晚上10点前返回天坛公寓。“习惯成自然吧,20年都这样过来的,突然改变一时难以适应。”如今,他还坚持参加运动员基金会举办的英语培训班,不断地充实自己。

  未来,已在鲍春来面前铺展开一条亮红的地毯,等待梦想的阳光照亮现实的舞台。那会是怎样的奇妙旅程?他唯有大步向前,方知个中精彩!

分享到:

相关专题:鲍春来宣布退出国际羽坛专题   《羽毛球》杂志专栏

更多关于 鲍春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