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国梁:联赛让运动员更幸福 对欧洲乒协有个建议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11月10日09:54  乒乓世界杂志

  我第一次打俱乐部联赛是1996年,在德国。当时德国的联赛是世界上最完善、水平最高的,世界上最好的选手都在那里打。我第一次去国外打俱乐部觉得挺新鲜的,但是因为刚打完奥运会,一直没有系统训练,人有点松,心态上和世界比赛也不一样,结果我打了大概四场球,又是最强的几场比赛,一场都没赢。随后跟中国奥运代表团去香港参加庆功活动,一个星期后我直接飞法国巴黎参加世界杯,没想到又拿了个冠军。德国俱乐部的老板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觉得难以置信,说:“过来打比赛的是刘国梁吗?是不是刘国梁他哥啊,怎么奥运会刚拿完两个金牌,到我们这里一场都没赢呢?”

  转年我又去了意大利,打欧洲冠军杯,打了几场水平不是很强的。1999年到奥地利打,我跟马琳签到一个俱乐部,前面一段是我打的多,后面是马琳打的多。

  当时在欧洲打联赛待遇挺高的。中国从1998年开始有了俱乐部联赛,马琳那会儿拿6万,我和孔令辉是“天价运动员”,拿25万,是最高的。那时候我们八一队有工商银行赞助,经济实力比较强,其他运动员也就6万、8万左右,上海的王励勤也就8万、9万。结果到了2006年,马琳这个“标王”拿了501万,其实这就是一个无形价值。现场一拍卖,大家的心理价位是跟着一笔一笔往上长的,也有冲动的成份在里面。

  打联赛是运动员比较幸福的时光

  我当运动员的时候比较喜欢打联赛,一是有收入,二是能轻松一点,不像在国家队被管得那么严,压力那么大。联赛期间应该说是运动员比较幸福的一个阶段,看上去跑来跑去挺辛苦,但其实不那么紧张。打联赛对运动员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而且利大很多。联赛为年轻队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不停地打比赛,他们能从中得到很多实战经验。对老队员来说,虽然很累,但可以帮助他们保持状态参加世界大赛。而且,由于联赛的商业化运作带来的经济效益,使乒乓球(微博)不至于像个别项目那样出现世界冠军生活困难的情况,在乒乓球界,不只世界冠军不会,国家队的队员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他至少可以打球,打球就可以养活自己,这个一技之长是管用的,这也是乒乓球一个特殊的优势吧。

  假设没有乒超联赛,我们的运动员不可能保持这么长的运动寿命。原来的运动员到27岁左右就算非常大的了,大概24岁左右就准备出国打球了,但是现在的运动员只要在国内能打上的,都在中国打,这就是乒超联赛的功劳。正是因为有了乒超联赛,运动员的收入才能大幅提高,特别是那些中档运动员,他们收入一旦提高了,自身的价值也能够体现。比赛多了,上电视多了,知名度高了,他也就愿意在国家队呆着,哪怕是当陪练也好,也能保持水平。他保持水平也许不是为了参加世界锦标赛、奥运会,拿冠军,而是体现自己的价值。

  以前我们当队员的时候,有时候教练不在跟前,训练就要打点儿折扣,偷偷懒什么的。但是现在的运动员都很努力,自觉性整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因为他们也知道训练不是为了别人,都是为了自己,无论是世界大赛还是乒超联赛,都需要他保持很好的竞技状态。原来一队有二十多个队员,参加世界大赛的就是那么几个人,剩下的人就没有太大积极性了,现在只要你在一队,肯定都在各个俱乐部里,至于俱乐部给你一百多万还是十几万,那取决于你的水平。所以对他们来说,不管为参加大赛也好,为俱乐部争荣誉也好,还是为了体现自身价值,在心理上都是一个很好的调动。整个氛围好了之后,也就没人偷懒了,大家都很珍惜。男线28岁左右的,现在都是我们的中坚力量,30岁以上的,只要水平够的话,都想着尽可能多打一年是一年。

  中国乒超联赛就是乒乓球的NBA

  我们的乒超联赛,一开始设定的是两条腿走路的,不是全市场化。但不可否认俱乐部是以市场运作为主的,而我们的举国体制和国家队的目标还是以奥运战略为主,这两项都要兼顾,本身也有一定的矛盾,能够解决成现在这样,应该也算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十几年前没有搞乒超联赛,可能很多教练员、运动员都不会有现在的美好生活,而且国家队教练不兼俱乐部教练,也是给省市教练留出更多的空间,让大家的收入更好一点,整个大盘好了,大家都会好,不然就会越走越窄。因为要完成奥运争光计划,我们自身的压力也很大。国家队是奥运,省市队是全运,这两“运”一定是在俱乐部的利益之上,所以乒超联赛也只能局限于这三个月的时间,不太可能像欧洲联赛那样打得那么长,运动员会太疲劳。我们是两手都要抓,两边又都不能影响。这三个月比赛相对比较集中,还是可以咬牙坚持下来的。所以近几年国家队在世锦赛、奥运会上的成绩都是非常好的,联赛水平也是最高的,像波尔(微博)、朱世赫这种最高水平的外援也来了,可以说我们的乒超联赛是世界上最强的,收入也差不多是最高的,算得上乒乓球里的“NBA”。

  我们现在不如欧洲联赛的唯一一点,就是没有培养出俱乐部的忠实球迷,去看球的基本都是国家队运动员的球迷,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俱乐部的市场运作。我们也知道现在想靠乒乓球挣钱还是挺难的,但是足球、篮球就能挣钱吗?为什么他们能培养自己的球迷,因为他们比我们更职业化,他们有固定的主场和受众人群。我们有些俱乐部为了生存和暂时的利益,把主场不停地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全国各地到处跑,南方俱乐部的主场到北方打,北方的俱乐部又跑到南边去,谁都不知道是谁的主场,而且我们的运动员也很累,天南地北地飞,飞的公里数比打欧冠都要长得多。所以我觉得怎样规范俱乐部联赛的市场运作,是今后要改进完善的主要问题,市场运作规范之后,就会吸引更多的大企业参与进来。像蔡局提出把乒超队伍从原来的12个缩减成8个,就是想打造精品,用精品吸引大企业,这样才可能打造百年联赛、百年俱乐部。

  另外,我还有一个建议。现在欧洲乒协有个规定,不允许他们运动员同时打两个俱乐部,这对乒乓球项目特别是欧洲乒乓球的发展并不利。为什么中国的乒超联赛起来之后,欧洲的乒乓球联赛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他们高水平选手越来越少了,光靠引进几个中国的退役运动员是没有用的。乒乓球没法跟足球、篮球相比,受众人群也不能相比。像足球,世界上那么多俱乐部都有高手,而乒乓球顶尖选手的资源本来就不多,而且大部分都在中国,如果再分开使用,只能打欧洲联赛或者只能打中国联赛,实际上是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假如欧洲乒协打开大门交流,允许运动员在两个俱乐部打,欧洲的运动员可以到中国,中国运动员也可以去你那儿打,用我们花十几年时间培养出来的高水平选手带动他们自己国家的联赛,对欧洲乒乓球的崛起是会有帮助的,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国际化,运动员也可以多赚钱。欧洲的各俱乐部比较看重欧洲冠军杯,像足球一样,欧冠杯是他们的终极赛事,以后亚洲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也可以搞个亚洲冠军杯,在这个基础上再搞世界俱乐部比赛,影响力上去了,世界级的大企业赞助也能来了,人们的关注度更高了,乒超联赛就能真正推向世界了。(采访/夏娃(微博) 编辑/栾蓝)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刘国梁 乒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