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凤莲精神传承中国柔道界 甘为人梯铸造不朽辉煌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11月07日14:14  中国体育报

  她被誉为“攻不破的万里长城”;她是中国柔道的传奇人物;她曾在巅峰时期将参加北京亚运会的名额让给年轻选手……她的名字曾为人熟知,而今已退役20年,但她的精神依然在中国柔道界传承——

  高凤莲的名字在人们的记忆中已有些遥远,“寻找”高凤莲也颇费周折。几经联系,当我把电话打给呼和浩特市体育运动学校原校长谢桂荣时,她的回答让我“绝望”,“高凤莲去美国了。10月10日走的,过些日子才能回来……”

  为什么要寻找高凤莲?

  理由很多——中国第一个登上柔道世界大赛领奖台的人;中国第一个柔道世界冠军;中国第一个夺得柔道世锦赛“三连冠”的人……

  然而,真正促使我寻找高凤莲的原因是她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前毫无怨言地将参赛名额让给了比她年轻的张颖。那也是高凤莲运动生涯的转折点,一年之后,她告别了她所热爱的柔道运动,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传承“凤莲精神”

  “领导说,让张颖她们上吧!因为高凤莲拿个成绩、张颖拿个成绩、庄晓岩拿个成绩,我们队里有三个干将呢。”

  这是我从一段视频中摘录的高凤莲的话。她所说的就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

  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中国女子柔道在无差别级上涌现出张颖、庄晓岩等后起之秀,但当时谁也无法取代高凤莲的位置。中国女子柔道队出于培养新人的目的,决定派张颖出战1990年北京亚运会,而当时队里的头号主力高凤莲则变成了她的陪练。

  20年后,也就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夕,中国女子柔道队总教练傅国义回忆当年的那一幕时,不无感慨,“高凤莲当时有些伤病,对参赛并没太大影响,没有人怀疑她夺冠的能力。从锻炼新人的角度考虑,高凤莲不仅把机会让给了年轻选手张颖,还甘做陪练。作为一名取得一定成绩的运动员,能做到这点很不容易。”

  乐于奉献、团结向上——这是高凤莲当时向中国柔道队的教练、队友展示出的高尚品格。尽管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中国柔道队已经把“乐于奉献、团结向上”作为一种精神在传承,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柔道人。

  正是因为有了高凤莲这样的楷模,获得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柔道75公斤以上级金牌的庄晓岩,首先要感谢的就是主要陪练孙福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孙福明成为该项目冠军得主,她的陪练变成了袁华;2000年,袁华延续着中国女子柔道大级别项目的辉煌,而此时给她当陪练的则是孙福明……

  “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凤莲精神”在中国女子柔道队薪火相传,这也成为中国女子柔道多年来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惜败汉城奥运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高凤莲是世界女子柔道大级别的统治者,然而胸前欠缺一枚奥运金牌则成了她终生的遗憾。

  1988年汉城奥运会,女子柔道设为表演项目,即便如此,高凤莲依旧十分珍惜。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然高凤莲那时是柔道世锦赛女子无差别级的霸主,但在汉城她却输了。

  “当时我觉得很恍惚——我输了,不对吧!我输了,不对。因为我向来上了场,除了1984年我拿第二之后,就没拿过第二,我出去就拿第一。怎么会这样的呢?感觉好像就想不明白。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我……”时隔多年,高凤莲仍然耿耿于怀。

  奥运情结一直陪伴着高凤莲,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才使她的奥运梦想得以些许实现,“没有在自己的巅峰时期为祖国赢得奥运会奖牌,实在遗憾。不过能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同样让我感到兴奋和激动。”当年7月8日,高凤莲作为呼和浩特市的第24号火炬手,跑完了属于她的那段奥运之路。

  转变好事多磨

  谢桂荣与高凤莲相识始于1984年,那时谢桂荣刚刚担任呼和浩特市体委下属的体工队队长,柔道和曲棍球是她直接负责的项目。

  “她是从巴盟(今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选拔上来的队员,大块头,能吃苦。”这是高凤莲给谢桂荣的第一印象,她没有想到,自此与高凤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直到她退休以后,两人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高凤莲是位农村姑娘,为人淳朴,多年农村生活的锤炼为她日后在世界柔坛连创佳绩打下了基础。由于身材高大,高凤莲1979年曾被推荐到内蒙古女篮训练。可是,教练认为她跑动速度慢、身体不灵活,高凤莲在呼和浩特市待了不到一个月,尚未感受到城市带给她的快乐,便返回了巴彦淖尔盟临河县那个她生活了15年的偏僻农村。

  时隔两年,正当短暂的篮球经历渐渐淡忘,高凤莲像千千万万个农村孩子那样在田间奔忙时,她突然接到一份来自巴彦淖尔盟体委的通知,调她到内蒙古临时组建的女子柔道队集训。

  高凤莲的第一位教练叫董雅臣,之前是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由于两个项目在技法上有相通之处,因此转任柔道教练。起初,高凤莲没有经过系统体育训练,不要说练有难度的动作,就是做一个深蹲,不用手扶都站不起来。不过,高凤莲表现出了令人生畏的干劲,“教练,俺是农村来的,吃得了苦,您说咋练吧!”自此,她在训练中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别人吃不了的苦她能吃,别人受不了的累她能受。

  自古英雄多磨难,只有经受住各种各样的磨炼方能成才。尽管那时内蒙古女子柔道队成立不久便又解散,但高凤莲第二次回到农村后,在务农之余,按照董雅臣的嘱咐,坚持自己训练。

  1983年,中国女子柔道集训队筹建,董雅臣出任教练后,把高凤莲调至北京参加集训。刻苦训练加上良好的先天条件,高凤莲的柔道水平此时突飞猛进。除在国内比赛中问鼎,还在亚洲的赛场表现出了较强实力。

  打造柔坛传奇

  在查阅有关高凤莲的资料时,她于1984年11月10日和11日在维也纳相继夺得世锦赛女子72公斤以上级亚军和无差别级第三名的消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不是她的个人最好成绩,但却是首次登上世界舞台。

  一个农村姑娘,从没有任何柔道基础到赢得世界亚军,其间仅仅用了不到4年,而且还夹杂着各种波折。之后几年,高凤莲又登上了更高的台阶,连续三次夺得世锦赛女子72公斤以上级冠军。这是何等的不容易!

  我的看法也得到了谢桂荣的印证,“那是在荷兰举行的柔道世锦赛上,高凤莲拿到了世界冠军。当时,人们只是看到了站在领奖台上面带微笑的高凤莲,但谁也不知道决赛中发生的惊险一幕……”

  谢桂荣说,决赛中,在与对手的激烈争夺中,高凤莲的右肘脱臼,“就是在那样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她战胜了对手。她靠的不仅是实力,还有超人的毅力。如果没有平时的千锤百炼,她怎么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

  在高凤莲参加过的世锦赛中,总共拿到4次冠军,打造了一段柔坛传奇。

  “寻找”还将继续

  有关高凤莲最新的“新闻”是她去年到现场观看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运动会柔道比赛。这位世界冠军自退役后行事低调,如同她的为人,不事张扬。

  “寻找”高凤莲很不容易,由于时间不恰巧,未能直接采访到这位昔日的世界冠军。不过,通过她身边人的讲述,高凤莲的轮廓已被勾画出来。

  我想,我的“寻找”还会继续,因为高凤莲所展现出的精神,直到现在,人们仍念念不忘,她的故事仍在延续……

  链接

  高凤莲,1964年生,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身高1.86米,女子柔道运动员。1981年入选内蒙古柔道集训队,1983年入国家柔道集训队,1991年后退役。

  ★1983年 获亚洲女子柔道锦标赛72公斤以上级第三名

  ★1985年 获亚洲女子柔道锦标赛72公斤以上级和无差别级两项冠军

  ★1986年 获第四届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72公斤以上级冠军,这是我国第一个柔道世界冠军;同年,获国际运动健将称号

  ★1987年 获第五届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72公斤以上级和无差别级两项冠军;

  ★1988年 在汉城奥运会女子柔道表演赛中,获72公斤以上级银牌;同年,在亚洲女子柔道锦标赛中,获无差别级冠军

  ★1989年 获第六届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上72公斤以上级冠军,创下女子柔道历史上第一个“三连冠”

  (本报记者李刚)

分享到:

更多关于 高凤莲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