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接触的商业比赛应该是爱立信擂台赛,每个星期都有一场,不是所有人都能参加,每次派一两个人去和国外运动员打比赛。那时我们平时比赛的机会比较少,我还是个年轻运动员,刚上一队没多久,能有机会跟国外的高水平运动员比赛,是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当时我参加擂台赛的机会并不多,因为要大家轮着打,当时我战绩还行,大部分都能赢。我记得一场出场费是800,赢了的话有个几千块。后来有了俱乐部比赛,但企业只是个冠名,我们还在自己省里打比赛,感觉也不像是代表俱乐部打,跟在省队没区别,跟打全国锦标赛似的。1996年,我拿了俱乐部比赛男单冠军,代表的是上海大众队。
后来终于有了俱乐部联赛,不再像全国锦标赛那样了,是跟足球一样,以赛季为单位去比赛。我2005到2007年转会出来,其他的赛季都在上海队。2005年我转会到了浙江海天,2006年我在浙江鸿翔,2007年去了八一工商银行。我走后的那年上海队降级了,第二年又打了上来,到2008年我就回去了,一直到现在。
比起我参加的那么多世界大赛,反而我觉得乒超联赛更难打。一个是对手相互之间太了解了,二是场次也比较多。大赛时间比较集中,精力也会更加集中。联赛一个星期有两场比赛,尤其是相互之间比较熟,更耗费精力。无论我是年轻运动员的时候,还是我现在跟年轻运动员打的时候,都感觉不好打。
2008年,我代表上海队拿了乒超冠军,打了这么多年乒超,第一次拿到冠军。那年队里有我、许昕、高礼泽(微博)、张洋。我们不算最强的,但发挥得不错,凝聚力也比较好。我是出去了几年回来第一年打就拿了冠军,不容易。但是再后面几年上海队的成绩就比较悬,特别是最近两年,都在保级边缘,最后都是第6,因为许昕走了。
联赛中的成绩,要看一个俱乐部的整体水平,不是一个人好就行,重要看三分怎么凑齐。原来的赛制和现在不一样,原来是三单一双,还有金球制度,最后一场谁先拿到5分算赢。随着乒超不停地改革,赛制也不一样了。相比较而言,现在的赛制比较合理,以前随便排阵主力不一定能碰在一起,现在要求1、2号放在前面打,基本上好的和好的都要碰,3号基本上都是打第五场球。也可以变阵,但是可能性比较小。
我胜率最好的时候可能是2002-2004那三年,那时候如果有可能,一场球要为球队拿3分,因为双打也可以上。我有过这种情况,没拿到3分的时候可能是我们队打得好没让我打第三场吧,但今年状态有点差。
说到乒超的变化,其实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以前无论冠名是哪个企业,大家都叫我们上海队,现在都叫锦州银行队,这就是职业味道更浓了。
从进步来讲,对球员来说就是更加的职业化,比赛也能够为球员创造一个非常好的舞台。球员能够从比较密集的赛程中得到锻炼,这是第一位的。还有一点就是能够留住更多的人才,以前没有超级联赛的时候,很多运动员尤其是后面一点的运动员都会选择去国外打球。但是有了俱乐部以后,大家会考虑在国内打比赛,比如像王建军这样已经离开国家队的。包括一些外籍运动员都想到中国来打球,说明市场还是非常好的。
在我看来,乒超联赛不仅是非常好的锻炼机会,还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在联赛中,每个队所承担的任务是和收入成正比的。对球迷来讲也是一个机会,更多的人能够近距离接触到中国乒乓球最高水平的比赛,平时他们只能通过大赛的电视转播来观看比赛。现在比赛能够到地方、市里、县里,这些人没有近距离地接触过比赛,现场看球和在电视机前看是有很大区别的。我觉得这样能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乒乓球这项运动,更加喜欢,也许大家会有兴趣让自己的孩子去参与到乒乓球的训练中去。
打乒超这么多年,大江南北已经去了很多地方,看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的观众也不少。范围越来越大,了解的人越来越多。可以说我打联赛期间,印象最深的就是观众的热情。去年和前年我在山西打过,有时候煤矿集团的人来看,座位都坐满了,球市非常好。
现在国家队对于运动员在乒超中的成绩也越来越重视了,教练会通过联赛的表现看你的状态,如果在乒超中打得好,还可以参加国际的比赛,所以比赛更有对抗性也更好看了,打起来更刺激。大家都重视起来以后,在俱乐部中的荣辱感也更强了,毕竟企业冠名赞助,也需要回报,包括成绩、宣传、广告等方方面面的回报。在运动员身上的体现更多的就是要赢球,这就使乒超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好看了。
我很早以前在德国和法国都打过联赛,那里商业运作很成熟,但是我觉得还是中国的乒乓球市场最大。不过国外联赛确实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俱乐部的运作和经营。中国可能有很多原因,俱乐部或多或少都是回报和付出不太成正比,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怎么给俱乐部一个更好的回报,这是要借鉴国外的。站在这个体制下面,中国把俱乐部比赛当成一个锻炼的机会,在商业运作方面考虑的不是特别多。
姚明退役之后可以做上海的CBA,如果以后我有机会,我对经营乒超俱乐部也有很大兴趣。(陈思婧根据王励勤谈话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