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杭州国际马拉松赛有不少新亮点。比如赛道从单纯跑西湖边改成了前半截环西湖后半截沿钱塘江,又比如增设了可以尽情展现个性的“化装达人组”,但这并非杭马报名人数井喷的主要原因。
组委会负责人、浙江省竞赛中心主任龙江对记者表示:“因为此前全力投入残运会,今年的杭马并没有投过任何广告。”记者注意到,连以往遍布杭城公交车站台上的户外广告今年都不见踪影,要想获知报名信息,上官网几乎成了唯一的途径。从这个角度讲,每到11月将至,马拉松爱好者就会主动惦记起杭马,这不能不说是一项传统赛事积攒起的巨大品牌优势。
除了网络报名,组委会唯一的主动出击只能算是在几所大学里设立了报名点。而来自这些报名点的反馈完全可以用“火爆”来形容。
杭马以往最多的报名人数为1.5万人,但龙江主任告诉记者,这个数字并不能完全反映参与这项赛事的爱好者的实际人数,因为出于安全的考虑,以往的参赛名额都被严格控制。今年由于赛道调整,“名额提高到了2万,心里还是有点担心会报不满。”
但此后的报名情况完全让组委会始料不及。“真是刹不住车了。报名最后一天(20日),我们的网站因为点击量太大甚至都瘫痪了,很多人因此没报上名;因为报名人数一下子超出了三千多,原来准备的装备都不够发了,我们只能连夜跟厂家订货。”
什么样的人在跑马拉松? 中青年总算当了主力军
下个周日,即将在最美丽赛道上奔跑的2.3万参赛者,究竟都是些什么人?
据记者从组委会得到的统计数字:今年参加全程、半程竞赛组的有4000人,而去年参加这两个竞赛项目的人数不过1500多人,今年比去年多了足足一倍多;报名13公里短程和6.8公里小马拉松的人数为1.8万人占了绝大多数;而家庭组有300户,情侣组则有640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