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城运会期间,本报前方报道团打破了记者各自之间的项目界限,这让我有了与田径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之前我和田径运动基本没有什么交集,脑子里边唯一的认识就是田径比赛项目繁多,线索复杂,报道起来会比较费劲。所以我对田径记者始终抱着既“同情”又钦佩的态度。报社一位同事痴迷于田径,他本人也主攻短跑项目,曾经在北京市高校比赛中拿过冠军。我可以理解他的痴迷,但不解的是,田径到底有什么魅力,可以让人痴迷如醉。
本次城运会上,在与田径接触的短短几天里,我逐渐领略到了田径的魅力,亦逐渐理解了同事缘何痴迷。
第一个采访的目标是男子200米新星谢震业,由于之前完全不知道谢震业长什么样子,再加上比赛之前已经天黑,我只能从田径秩序册上找到谢震业的运动员编号,按照编号到训练场去碰运气。结果从训练场这头一直找到另一头才发现了温州代表团,谢震业就在其中。由于肌肉稍微有些拉伤,教练正在给谢震业缠绷带,于是赶紧趁机与谢震业和他的教练陶剑荣聊了几句。
比赛快要开始了,谢震业在去检录处的路上仰头大喊了一声。就是这一声,让我感动地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似乎自己也从这吼声中得到了力量。接着就是现场观看了谢震业的比赛,这也是记者第一次郑重其事地在现场观看男子短跑比赛。在夜空和现场灯光的装点下,整个田径场显得雄壮而深邃,像极了一个经过精心包装的梦幻舞台。当看着谢震业和其他运动员从起点出发,向着离我不远的终点跑近的时候,这个舞台有了生气。这种生气来自于运动员挑战极限的忘我奔跑。在这短短的20多秒时间,我完全被感染,忘记了身边的一切,眼中只有运动员们奔跑的美好身影。我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加油”,不光是为谢震业,也是为了所有的运动员。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田径的魅力,奔跑对我来说再也不是以前印象中的简单和无聊,奔跑是乐,是爱,是挑战与超越。
之后的采访,我每时每刻都在被田径感动着,谢震业的阳光微笑,女飞人利美娟曾经的遭遇,长跑选手郭盛明的质朴憨厚……还有比赛开始之前运动员们在休息室门前走廊上旁若无人地热身,老教练们因苦觅不到好苗子时的心急如焚……等等等等,这些都烙印在我的记忆当中。
中国田径现在还在探索和寻找当中,但是只要所有人保持对田径的痴狂和忠诚,中国田径必定充满无限希望。
(本报记者 刘小龙 南昌10月26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