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10月21日体育专电(记者杨明、涂超华、王浩明) 第七届城运会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田径场,周五晚人气大增。昨日能坐5万人的看台上仅有几百观众,今晚,有近万观众光临现场,热烈地为参赛选手加油助威。
几天来,城运会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有些赛场看台上却冷冷清清。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说:“昨天我对有关人士说,搞一次城运会不容易,既然有电视传播,又有这么多选手参加和媒体采访,为什么不想法多让观众看比赛呢?”新华社记者也在昨日报道中建议,最好能免费让老百姓前来观赛。
今天,田径场“容颜”大变。经了解,组织者接受建议,在所有大学中免费发票,并免费让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家属前来看比赛,令今晚的人气爆增。比赛进行中,播音员专业水准相当高,不断地向“田径盲”们介绍着田径运动知识,比如:女子100米栏有几个栏架、多少公分高;男子跳高的历史,朱建华是谁,新秀又是谁。女子链球选手通常会转几圈,等等。
一个女大学生带着全家看比赛,感慨地说:“这是我第一次现场看田径比赛,原来以为很枯燥,今晚一看,比足球比赛好看多了,又健康、又充满活力!”
南昌是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国内大型综合运动会,许多市民都是第一次亲临现场,目睹田径、游泳等赛事。虽然城运会参与者大多数是专业队的青少年选手,但举办这个赛事的目的,除了发现和培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之外,更重要的是促进东道主城市的体育运动开展,促进更多的在校青少年学生热爱和参与体育运动。
主办方很大程度上采取门票免费的方式吸引青少年及他们的家长观看田径比赛, 在城运会历史上是新举措,值得坚持和推广。
目前,不少国内田径赛事的看台都很冷清,包括全国锦标赛在内,许多中小学都告别了举办校田径运动会的历史。希望今天城运会田径赛场的热闹不是“一日游”,能在南昌种下热爱“运动之母”的种子。
杜兆才说:“中国田径落后的很大原因是这个基础项目在青少年中普及和热爱程度不高,当更多的孩子愿意参与这项运动,我们的后备力量才能得到保证,青少年的体质才能明显提高。”(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