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冠军交出残运会“场外”高分:我们都一样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10月17日17:34  中国新闻网微博

  中新网杭州10月17日电记者汪恩民

  10月17日,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浙江嘉兴,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乒乓球赛场。艳阳高照。

  与场外的好天气形成对比,香港队90后队员王志贤却一脸阴霾,默默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十米之外,一只手紧紧抓住了记者的手臂,轻轻摇了摇头。“不要采访他了,我可以肯定,他输了。如果接受采访,按照他的性格,会哭的。我们都一样,都有着相同的经历,我能够体会他的心情。”

  手的主人,是一个有着一双明亮而透彻眼睛的男孩。他的名字叫李铭业。正是在不久之前,他与搭档蔡庆霖,为香港队赢得了一枚男子团体TT7级的金牌。

  简单的话语,却透露着可贵的信息:理解。89年出生的李铭业,在为小弟弟王志贤默默传递一份关怀的同时,也为自己交出了一份“场外”的高分。一份,并不逊色于金牌的成绩。

  在关怀队友之外,李铭业对家人的“关怀”,同样是“无微不至”。蔡庆霖告诉记者,当获得金牌时,他还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中,李铭业已经立马掏出电话,向母亲汇报了。

  “妈妈很开心!” 李铭业回忆起母亲的喜悦,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当然,在胜利背后,他同样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

  “十岁开始练球,2008年加入现在的队伍,每周都要训练五个晚上。” 李铭业坦承,能够坚持高强度的训练,取得金牌就是他的动力。

  作为曾经运动员出身的教练,对于他又是如何评价?

  “无论是李铭业、蔡庆霖,还是王志贤,我对于他们都非常满意。”香港队教练黄应辉收拾好东西,跟记者挥手道别,转身最后看了一次赛场,安静地离开了。“明天一早,我们就要回香港了。”(完)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