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上写着“女子100米T11预赛”,在跑道上飞奔的却有三个是男人。残运会田径比赛第一天,这个穿着黄背心、胸前写着“引导员”、和女选手手拉手奔跑的角色吸引了很多人好奇的目光。
终点处,广西盲人女选手刘翠青摘掉了刚才罩在脸上的黑眼罩,却一直攥着刚才把她和引导员周培嘉拴在一起的引导绳。
“没有他,我也许会跑偏,他在,我就有安全感。”刘翠青说,“他就是我的眼睛。”
这个月就要过20岁生日的刘翠青另一身份是广西一家盲人学校的学生,而周培嘉则是广西田径队的现役运动员。为残运会,两人配对了半年,在很多积极备战的团队里,这样的搭配算得上相当仓促,而远离本行半年,也意味着周培嘉会牺牲很多。
因为刘翠青全盲,通常要迟疑一会儿才回答,周培嘉总是很体贴地替搭档回应记者的问题,“半年前,我对引导员也很陌生,但干上了就发现,她确实很需要这样的帮助。”
引导员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周培嘉说:主要是提醒看不见跑道的搭档不要跑偏。这时候,刘翠青却突然冒出一句:“让我有安全感。”
作为先天全盲的刘翠青,其实对黑暗世界早已习惯。但即使这样,要在跑道上全力奔跑,仍然需要寻找一种信赖。
选手和引导员手腕上缠着一条绑带,这是比赛中纠偏的重要工具。但同时,这根引导绳也会带来可想而知的不便。“如果跑不好,就会同手同脚打架,甚至会摔跤。”
100米全程高速且无氧,通常两人很难有交流,如果跑偏了,引导员只需一个词提醒盲人选手,不是“歪”,就是“偏”。
由于刚刚下过小雨,跑道湿滑,刘翠青的百米成绩为13秒87,列小组第二。她回答记者说对这个成绩并不满意。但身边一脸淳朴的周培嘉却笑着说:进决赛了就好。
如果没有引导员,刘翠青能跑出什么成绩?她说不知道,因为从来没有尝试过。当然,另一种不用引导绳的方法是引导员一直在身边击掌,用声音引导。但那显然对引导员要求更高。另外,男子100米T11级决赛夺冠的辽宁选手薛雷最终成绩为11秒28,试想一下,他的引导员得要跑多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