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寿永一直说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要不是独竹漂,我也不可能代表贵州出现在民运会的赛场上”。这位来自贵州黔东南州麻江县的苗族青年,在进入中学之前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独竹漂”。但随着贵州省“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贺寿永参加了学校组建的“独竹漂”队,并最终出现在民运会这个舞台上……
在来到贵阳采访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几天时间里,记者在为众多参赛选手的精彩表现而击节叫好的同时,也被多姿多彩的民族体育项目深深吸引。民族体育,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发展日新月异
时而奋力跳跃,时而闪转腾挪,时而“彩蝶”穿花……在本届民运会毽球比赛的赛场上,郑瑞龙尽情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比赛胜负不重要,关键是要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会感受到很多不一样的乐趣。”这位来自河北省代表团的壮族选手对记者说。
作为一项民族体育项目,毽球经历了一个由不规范到逐步规范进而成为民运会比赛项目的发展历程——早在1984年,当时的国家体委就综合了中国古代的蹴鞠、花毽和现代的足球、排球和羽毛球运动的特点,推出了毽球项目;随着规则的不断完善,毽球在1995年第五届民运会上正式成为比赛项目并延续至今……
毽球,只是我国将民族体育项目开发规范成为竞技性项目的成功范例之一。自首届民运会在1953年11月举办以来(当时名为“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民族体育运动随着民运会的举办不断得到传承和推广,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据记者了解,首届民运会时,仅有来自13个民族的395人,参加5个比赛项目和3个表演项目的角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本届民运会共吸引了来自55个民族的6700多人,在16个竞赛项目和188个表演项目中尽情展示民族体育的风采。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除了渐成体系的全国民运会和各省、市、自治区的民运会,我国在民族体育的发掘整理和保护传承上同样取得了长足进步。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共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个传统体育项目,其中有700多个来源于55个少数民族。藏族的赛牦牛和押加;苗族的射弩;朝鲜族的跳板;满族的珍珠球;侗族的抢花炮;瑶族的打陀螺等一度面临消失的民族体育项目,正随着各级民运会的举行再度绽放活力。
正如本届民运会组委会主席、国家民委主任杨晶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表示,伴随着民运会的举办,我国的民族体育运动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内涵不断丰富
在环境清幽的贵阳黔灵山公园里,家住南明区的曾大妈正和伙伴们跳着一种奇特的舞蹈——只见他们合着音乐的节奏,亮出臂膀,叉开五指,用力拍打着身上的肌肉和关节……这项名为“莲花十八响”的健身项目,正是源自土家族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肉莲花”。经过重新编排,如今的“莲花十八响”将过去的随意拍打变为有针对性拍打人体的18个穴位,已成为一项极具推广价值的群众健身方式。
如同“莲花十八响”的演变一样,民族体育正在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大部分民族体育项目对场地和设施的要求比较简单,民族体育运动更易于在群众健身中开展。打陀螺、毽球、荡秋千等民族体育项目,正在上海、北京、西安等国内大中城市的全民健身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源自贵州苗族同胞的民族体育项目“反朴木鼓舞”,在贵州的一些地方甚至取代了广播体操,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民族体育的文化内涵正在不断得到认可和传承。有人说:“打开民族体育的名册,就如同打开了一部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民族体育是各民族千百年来生产生活技能和节庆习俗的生动再现,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已有数十所高校先后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各地的民族中、小学校也都设有民族传统体育课程。“通过从学生抓起,不仅推动了民族体育的发展,还使得民族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贵州省民委副主任吴建民表示。
助力民族团结
在本届民运会传统弩立姿项目女子个人比赛中,来自云南的彝族姑娘罗成书在决赛中5发5中,以满分50环的成绩夺得一等奖。不过,与优异的表现相比,罗成书在比赛中的另一个举动更让记者感动——当看到实力稍胜一筹的其他代表团的选手在比赛中稍显紧张时,罗成书主动走上去给她们安抚情绪,传授比赛技巧。“我们是对手,更是朋友,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兄弟姐妹”。罗成书质朴的言语令人动容。
如此温情的场景,在本届民运会的赛场内外比比皆是。“交流、欢聚、和谐”是民运会的永恒主题。在民运会这个平台之上,来自全国各民族的体育健儿们,在场上切磋技艺,在场下加深友情,不仅增加了相互间的交流和了解,更促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
在民运会的推动下,我国各民族正以一种更加开放的胸怀,将本民族的特色传统体育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使之成为各民族的共同财富。
毋庸置疑,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体育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本报贵阳9月16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