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申雪、赵宏博夫唱妇随。本报记者郭一江摄
一池碧水变身梦幻冰场,劈波斩浪换作翩跹起舞。11月4日至6日,东方体育中心的“海上王冠”将从游泳馆转为滑冰场,举行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这是花滑大奖赛自2003年登陆中国以来,第一次把赛场安在上海。
11月的上海能满足需用真冰的世界顶级冰上大赛吗?而紧接着花滑大赛后,短道速滑比赛也要落户申城,冬季项目基础薄弱的南方城市能让比赛叫好又叫座吗?
世界花滑大奖赛是国际滑联主办的最高级别赛事之一,每年大奖赛都设有6个分站赛和一场总决赛。尽管花滑大奖赛来到中国已有18年,但还是首次走到长江以南。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任洪国说,中心在2006年就希望能把比赛搬来上海,但实地考察后,发现上海没有符合国际比赛条件的真冰场,只能遗憾放弃。而在花滑国家队总教练姚滨的记忆里,他只在1987年上海电视节开幕式时随国家队来沪做过表演。
一晃多年,如今的上海能满足世界花滑大奖赛的场地要求吗?市体育局副局长陈一平很自信,“世游赛(微博)后,体育馆立刻就进入转场工作,目前搭建冰场的基础工作已完成,预计10月中旬时制冰条件就会全面成熟。届时,我们会邀请市民代表亲临‘海上王冠’,感受泳池成冰场的惊人变化。”
标准赛场只是硬条件,对一场花滑赛事来讲,观众的上座率、配合度、鉴赏力无疑是更重要的软条件。上海是座缺少冰雪的城市,这里的观众能看懂花样滑冰吗?
对这个问题,申雪和赵宏博最有发言权。今年7月,他们刚在世博文化演艺中心做过一场商业演出。“他们是真正懂得花样滑冰的,我们能体会到。”申雪说,“来上海演出前,所有人都为我们担心,说上海不会有冰雪项目的知音。但事实证明,担忧都是多余的,那天晚上不仅观众多,什么时候鼓掌,什么时候扔毛绒玩具,他们都做得很好。所以,我们对这次花滑大奖赛投完全信任票。”
据悉,此次花滑大奖赛只是“北冰南展”计划在上海力推的第一步。12月,短道速滑世界杯赛中国站也将登陆东方体育中心。明年3月,更有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来到申城。如果说花滑还具有较高的艺术性,那么短道速滑就是完完全全的竞技体育了,上海市民能感受到这中国冬季运动王牌项目的无尽魅力吗?陈一平的理解很有代表性,“短道速滑对速度的追求,花样滑冰对美丽的追求,以及冰球、冰壶项目对智慧的追求,这些魅力见仁见智,相信聪明的上海观众会懂得各取所需。”
本次花滑大奖赛的票务销售由永乐票务代理,观众可登录www.228.com.cn进行网上购票,或拨打全国统一订票电话4008101887。
本报记者王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