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女排打法回归切忌走弯路 激活进攻不光靠接应

  新浪体育讯 为了备战即将开始的第16届女排亚锦赛,中国队日前特意召回了来自上海的接应队员张磊,取代原来的邱亚楠。这说明“俞家军”将会彻底改变一传体系,并通过加强跑动进攻,以增加全队的速度和变化。

  原打法并不落后

  俞觉敏教练上任后,先后有过两次大胆的改革,一是让王一梅(微博)从主攻改为接应,二是推行两名主攻加自由人的一传体系。

  第一次改革基本没有实施,就因为在训练中碰壁而“胎死腹中”。第二次倒是延续了一段时间,经过了5月到8月的中国精英赛、瑞士精英赛、俄罗斯总统杯赛、世界女排大奖赛漯河站。整个过程可谓别别扭扭,到泉州站就不得不改弦更张,重新回到了一名主攻、一名接应加自由人接一传的老套路。

  从2009年蔡斌任教时大梅改接应,到“俞家军”两次改革,为何都未能成功?结论是相同的,就是任何打法再先进、再新潮,都必须符合本方队员的实际情况,因为任何设想归根结底还是要队员在比赛场上加以落实。

  如果盲目跟风、无视队员的个人能力、身体和技术情况,强加于她们,往往只能适得其反,这在中国队今年的比赛中已经有所验证。用原中国女排主帅陈忠和最近的告诫讲,就是千万不能“邯郸学步”。

  当今亚洲排坛,日本、泰国两支女排是备受推崇的,今年大奖赛的成绩也比较突出,但两队的接一传体系就各不相同。泰国队是沿用国际上最为流行的两主攻加自由人接一传体系;日本则是一名主攻、一名接应加自由人主接一传,有些场次该队接应狩野舞子、山口舞接发球的次数,甚至超过了主攻和自由人。

  所以,两名主攻加自由人接一传固然新潮,眼下为世界上多数队伍所采用,但主攻、接应加自由人接一传也并不落后。其实,陈忠和执教时,这一点在“黄金一代”身上已经得到过充分证明。

  俞觉敏教练亚锦赛前再次调整打法,属明智之举。问题是现在距离亚锦赛开赛仅有十几天时间了,中国队千万不能再走弯路。

  主攻多打“组合拳”

  张磊归队后,中国队又出现了一项“纪录”------两名接应杨婕、张磊全部来自上海队。加上两名二传魏秋月、米杨(微博)皆出自天津队,此两项人员“重复”,都是国家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这一方面说明津、沪两队无愧国内强队,也让人为可选材面的“萎缩”而感慨不已。

  邱亚楠在队中时,因为其不能接一传,只要王一梅在阵中,她就无法登场,以致于大奖赛总决赛中国队全部四场比赛,其从未有一分钟上场记录。张磊可以承担接发球任务,她归队后,中国队在阵容和打法上就可以增加新的变化,一是如同大奖赛一样由高接应杨婕任首发;二是启用张磊,强化二三号位的跑动进攻。

  不过,对张磊在国家队的作用,也不能报太高奢望。王宝泉执教时,这位上海球员就曾被召入列;去年俞觉敏教练也给了她不少机会。可从多次在国家队的登场情况看,张磊与魏秋月的配与还不够默契,进攻的效果远不如其在上海队时那样得心应手。

  上月在深圳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上海女排为主的中国队进入决赛后,以0:3惨败于由二线队员组成的巴西队。那场比赛,张磊是上海队的主要火力点,但得分效率并不高。

  实际上,今年大奖赛分站赛到总决赛,中国队进攻速度慢、打法单调,不仅仅是接应的问题,而是整体性的。因为基本没有跑动进攻,自己的快攻和变化只能靠副攻来体现,而且多在二传身后,对手拦防相对容易。这也是以背飞见长的马蕴雯(微博)杀伤力下降的原因所在。

  要增强进攻的速度和变化,中国队副攻需要增加三号位的快球;几名主攻惠若琪(微博)、陈丽怡、范琳琳无论谁在场上,都应该与副攻相配合,跑动起来,多打“组合拳”。实际上,除了王一梅,她们都有此能力。

  后攻应纳入体系

  后排进攻已经成为世界男、女排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得分手段,欧美女队不用说,亚洲的日本、泰国、韩国女排也都将后攻纳入了自己的战术体系,特别是日、泰两队,攻手的身材有限,为了减轻二、四号位的压力,比赛中一、六号的后排进攻采用率比较高,而且效果相当不错。

  她们的主攻、接应除了身高有限、力量也很一般,为了提高后攻的杀伤力,主要突出了两方面,一是以速度赢人,二传传球时弧度平,进攻队员起跳及时,等于是网前平拉开的立体化;二是与前排的副攻相互策应,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增加了对手拦防的难度。

  多年来,中国女排的后攻一直解决得不理想。陈忠和时代,中国队前排的战术非常丰富,后攻打得却不算多。蔡斌执教时,之所以让王一梅改任接应,原因之一就是想让她多在后排参与后攻,可因为改造大梅失败,后攻也未能真正成型。王宝泉执教中国队时,曾提出要将后攻纳入全队进攻战术体系,但因为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还多是纸上谈兵。

  今年重新组队以来,俞觉敏推出了新接应杨婕,这位18岁的年轻选手有1米94的身高,但力量有限、速度不快,后攻的威力着实有限,几名主攻参与后攻的又不算多,到了大奖赛时,中国队可以说是后攻使用率最低的几支队伍之一,常常是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偶尔打一次,而且“明火执仗”,结果越打越心中无底、越不敢大胆运用。

  任何技战术都需要通过实战不断磨练、完善。针对后攻存在的问题,中国队从教练到队员首先得统一思想,真正将后攻作为全队技战术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在比赛中大胆运用。当然,在训练中需要针对不同攻手的实际,解决好高与快、前后排有机配合,落点变化、打吊结合等各种技术问题。

  (厉智)

分享到:

相关专题:中国女排征战2011赛季专题 

更多关于 女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