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邱赛场巧设各种机关 博尔特“死”于高科技武器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9月01日10:19  大连晚报

  任何一项世界性的锦标赛,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竞技比拼。成绩单上令人目眩神迷的数字背后,还时常闪现着人性与伦理、科技与人力的较量身影。步步惊心、暗藏杀机。大邱亦然。

  本届田径世锦赛,随着博尔特、刘翔、伊辛巴耶娃等大腕的出席,加之电子摄像测距、生物护照等高科技手段的首次运用,这种暗地里的较量也愈发明显了起来。博尔特的“一枪毙命”,不过是精密的电子起跑监测系统小试牛刀罢了。

  这期专题,就请跟随记者的脚步,走遍大邱的赛场内外,看一看比赛中有多少高科技手段是你不知道的,再看看有多少运动员在不断地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特派记者 曹鑫宇

  本报韩国大邱电 本届大邱世锦赛,由韩国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KBS全程高清转播,运动员的任何一个细小表情、轻微动作甚至连脸上的一根汗毛一滴泪水,都逃不出遍布赛场的摄像机镜头。

  其实,高清高速摄像机只是大邱体育场里众多高科技武器之一,为了确保比赛的公正公平,组委会在赛道内、在场地中、在很多你看不到的地方“巧设机关”,其中,不少技术手段是第一次出现在田径世锦赛的赛场上。

  武器之1 :起跑监测系统 适用范围:竞速比赛 必杀技:光速反应

  本届世锦赛的田径测量系统,均由日本精工公司打造,值得注意的是,精工公司特别在起跑系统上做了重大改进。

  据介绍,在起跑监测系统中,每一条赛道都有一个电子发令枪,8个赛道的运动员将同时听到发令枪响。这就避免了传统比赛中,距离发令枪较远的第8赛道运动员,起跑反应肯定慢于第1赛道选手的弊端。一旦出现抢跑,召回的枪声也是通过电子枪发声。

  整套系统的亮点,还是在起跑器的设计上,其内部有一条线路与测量中心的电脑连接,起跑线的踏板有非常精准的感应装置,这也是此套起跑系统的“核心科技”。当选手准备起跑时,双脚会在起跑器的踏板上施压,感应器会在裁判发令要求全部选手上跑道时开始运行,在发令枪响前0.5秒至枪响之后0.1秒内,如果感应器感应到选手双脚完全离开踏板,踏板上已经没有任何压力,便可在瞬间判定此选手抢跑犯规。

  “精工”方面向记者表示,此套感应系统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田径比赛测量仪器,精确度可达正负万分之一秒。在这种情况下,博尔特被“一枪毙命”,也就毫无怨言了。

  武器之2:摄像测距系统 适用范围:跳远比赛 必杀技:超级精准

  大邱世锦赛之前,跳远项目测量成绩的方式还颇为落伍,主要是依靠裁判用软尺测量落点距离的方式,不过,本届大赛,高科技也开始渗透进田赛项目中。

  据了解,本次世锦赛首次采用了摄像测距系统判读跳远运动员的名次和成绩。这套名为VDM的系统,通过设置在观众席最上端的四台摄像机,全方位多角度记录每名运动员每次试跳的全过程,从第一步起跑到最后的落地,每个动作都被实时记录,并通过后台的高速计算机测算出该名运动员的起跳距离,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可以视为田赛场上的“鹰眼”。而现场裁判只要通过前方的电脑,就可以直观准确地记录到运动员的名次和成绩。

  组委会介绍说,这套摄像测距系统的投入,不仅提高了比赛中测距的精准度,还省去了人工测量的麻烦,大大节约了比赛时间。从目前的反馈来看,已经获得了运动员和裁判员的一致认可。

  武器之3:生物护照项目 适用范围:所有运动员 必杀技:无敌血检

  世界田坛一直是兴奋剂泛滥的重灾区,近年来,以美国人为首的一帮田径名将们“前仆后继”服用违禁药品,而同时,新发明的高科技药物也不断让传统的尿检手段成为“睁眼瞎”。但大邱世锦赛开赛前,主办方就拍着胸脯表示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让他们如此自信的,是一种名为“生物护照”的血样检测项目。在8月27日比赛前,相关部门就已经采集完了所有参加本次比赛的运动员的血样。拿到这1945份血样后,反兴奋剂专家就逐一对每名运动员的生物特征进行登记和列表,如果在比赛后的例行检查发现异常,就可以拿出事先备案的样本进行进一步的比对和复查。在这种严苛的环境下,任何一点蛛丝马迹都无所遁形。

  其实,这项技术最早是在环法自行车大赛中使用,今年是第一次引入到田径大赛中来。据了解,该项目将在国际田联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认可的反兴奋剂实验室的密切配合下完成。与此同时,韩国当地的一些合作方也将参与其中。按国际田联的说法,“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反兴奋剂项目”。

  由于这种血检方式堪称无敌,以至于鲍威尔的退赛和博尔特的主动抢跑,都被一些人解读为“他们怕被查出服用禁药”。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大邱田径世锦赛专题 

更多关于 博尔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