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吴哲) 28日,在大邱田径世锦赛女子铁饼决赛中,代表中国队出赛的黑龙江名将李艳凤以66米52夺金,在为中国取得本届世锦赛首金的同时,她也以32岁的“高龄”成为中国年龄最大的世锦赛冠军。而这枚中国田径历史上首枚铁饼金牌也意义重大,成功地将中国田径在世锦赛上的金牌数改写成两位数,达到10枚,可以说李艳凤开启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
笑傲大邱
眺望伦敦
李艳凤24岁才首次进入国家队。此后,李艳凤的成绩忽高忽低。对此,省体育局助理巡视员、田径管理中心主任杨晓明曾一语道破天机,李艳凤成绩的不稳定有伤病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技术有瓶颈,动作衔接不够连贯”。从2009年开始,李艳凤的动作衔接技术有所提升,成绩也随之突飞猛进。因为她年龄逐渐偏大,训练也不再追求过猛过狠,转而量体裁衣,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大邱世锦赛决赛中,李艳凤第一投就超过了65米,第二轮,她把成绩提高到66米52,并且最终获得金牌。赛后,李艳凤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世锦赛夺冠非常高兴,这会在今后比赛中增加自己的自信,接下来就是要备战明年伦敦奥运会,一年后我的状态怎么样还不好说,但我肯定会全力去冲。”
32岁“不退”
艳凤已成“模板”
杨晓明在大邱世锦赛的比赛现场见证了李艳凤的神奇一掷,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杨晓明的言语间流露着兴奋之情,他说:“李艳凤刚刚跑过来和我拥抱,我们都很高兴。李艳凤这几年的表现成为我们评定运动员潜质的模板,她32岁了,但李艳凤的成功,还是让我们有了新的思考,那就是年龄并不是运动员退役的唯一参考数值,而是要看选手的水平、状态以及能否坚持的决心,在这三大基础上,再融入科学训练,完全可延长运动员的职业生命。”
现在,李艳凤已成为中国体育大器晚成的一个代名词,体育系统围绕她总结出不少有益经验,杨晓明透露说:“走出伤病的困扰后,李艳凤近几年成绩稳定,让我们更加坚信放弃以往的‘大周期理论’,改为针对每个训练个体的‘小周期理论’,并以练代赛,赛练结合,不单一地追求训练强度,技术不提高人却练废了,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