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没多久,北京依然闷热,特别是午后。北京体育大学西跑道,几个赤膊小伙子,肌肉如雕刻,速度如疾风——中国男子4×100米接力队正在为大邱世锦赛做最后的准备。
陈强、梁嘉鸿、苏炳添、劳义,担纲第一至第四棒,郑东升是替补队员。这支队伍非常有意思,第一棒和第四棒来自广西,中间两棒来自广东,郑东升也是广东人。可以说,“两广”健儿挑起了短跑的重担。
这与去年广州亚运会时的阵容稍有不同——当时的第一棒是江苏队的陆斌,此番换上了陈强。劳义是亚运百米冠军,苏炳添是今年亚锦赛百米冠军,两个人的最好成绩都是10秒21。陈强也在今年亚锦赛跑进了百米决赛,最好成绩10秒33。
两名短跑名宿——袁国强和陈文忠担任队伍教练,他俩分别来自广东和广西。陈文忠向记者解释了棒次的安排:“陈强个子不高,启动和弯道都不错,所以安排他跑第一棒;梁嘉鸿个子高、途中跑能力强,而且他跑第二棒一直表现不错;苏炳添和劳义跑后两棒,苏炳添的弯道技术很好,劳义的冲刺能力最强。”
谈及世锦赛目标,小伙子们出言谨慎:争进决赛,争破全国纪录。
“世锦赛上我们就是要大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不求稳求拼,因为我们本身就与世界高手有差距,再保守就更不行了,必须险中求胜。我们有把握,现在应该说只欠东风了。”袁国强眼中的“东风”,“就是现场发挥!比赛中的那一瞬间要是能搞好,我们就有机会。”
本报记者 窦雨佳 叶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