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生军团何时能进军大运会 体教结合模式值得研究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8月24日08:42  北京日报

  从今晚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圣火熄灭的那一刻起,中国大学生运动员取得的75枚金牌、145枚奖牌的优异战绩已成为历史。就像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样,成绩只是一个记录。但是,透过本届大运会,我们看到了很多将对中国体育产生深远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值得广泛而深入地推敲与思考。

  学校体育不再边缘化

  在大运会12天的激烈争夺中,中国代表团不但在传统的乒乓球、跳水、羽毛球等项目上奖牌大包大揽,而且在一些不算强势的项目上也屡次摘金夺银。比如田径的男子800米、跳高,跆拳道的品式、国际象棋等,尤其是在集体项目上的突破,如女足和女子水球获得金牌,女排获得银牌,男足也进入前8。75枚金牌、145枚奖牌的取得绝非靠运气,是绝对实力的体现,即便不能与奥运会全面比较,但大运会很多项目达到了世界水平,大学生运动员在高水平赛场上同样展示着骄人的风采。

  今天,中国代表团执行团长杨立国在接受采访认为,本届大运会得到了媒体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使学校体育从边缘走到了舞台中心。这种位置的变化是学校体育几十年来体教结合实践的结果,也昭示着中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已经有了另一条比较成熟的路径。

  据杨立国透露,从2005年起,大运会中国代表团的组团工作正式移交给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随后,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运动员走上了大运会的赛场。比如2005年土耳其伊兹密尔大运会上,清华大学学生胡凯一鸣惊人,夺得田径男子100米金牌,从而成为北京奥运会中国军团的一员。自此之后,中国大运会代表团中全日制大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

  体教结合模式值得研究

  杨立国认为,培养优秀的各级各类体育人才,不仅是体育部门的事,学校也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运动员都出自学校。比如英国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代表团中,高校学生几乎占到一半,美国就更多。

  1985年,原国家教委和原国家体委就已形成共识,决定形成一个大学、中学、小学“一条龙式”的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试点。从二十多年的试验结果来看,在有些项目上,一些高校已经培养出来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生运动员。除了众所周知的胡凯,还有北京理工大学男足、北京师范大学女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男排、南开大学女排等。这些优秀运动员和运动队的出现,充分说明运用高校的教育平台优势,再加上体育教育的加强,完全可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曾表示,我国传统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系统相脱节,运动员素质和出路的问题、培养效益低和高淘汰率的问题、青少年的教育权利和其他权益保护的问题也就出现了,而在教育系统内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可有效化解这些问题。

  但同时必须看到,大体协组织的赛事数量有限,而高校运动员努力到最后只能参加大运会,竞技水平只能维持在大运会的层次上。目前,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瓶颈是,大体协不能组队参加全国运动会,这极大地影响了高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积极性。

  学生军团何时能进军全运会

  本届大运会期间,天津市获得了第13届全国运动会的举办权。大运会和全运会看似没有很大的关系,不过,十几年前就有让高校组团参加全运会的呼声。

  笔者与很多从事高校体育工作的人士有同感,高校组团进军全运会不但时机成熟,而且在操作层面上也很好解决。目前,教育部许可全国200所高校招收几十个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而这些运动员入学前,几乎都是所属省、市、自治区体育协会的注册运动员,这就为在校大学生参加全运会提供了资格保证。

  从竞技水平角度看,很多高水平运动员是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即“全运会前3名、亚运会前6名、奥运会前8名”免试进入大学的。因此说,高校竞技体育水平并不低。有高校体育部门的人士认为,高校组团参加全运会,保守地说,拿10枚以上金牌,团体成绩列前6名应该没问题。

  中国大学生体协官员认为,要想让高校优秀运动员保持和提高竞技水平,参加高水平的比赛是必需的,组团参加全运会,更能使高校整体竞技体育水平持续提高。这样能使具备高水平人才培养资质的学校加强生源引进,也会使相关方面加强各方面的投入。

  有识之士认为,在现阶段,允许高校组团参加全运会还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不仅能活跃高校体育运动的开展,也能在全运会上给更多的运动员作出榜样——不仅是精神层面,也有运动员的发展前途层面。

  本报记者 吴东 (深圳23日电)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