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万个名额五天报满 马拉松在中国何以成为香饽饽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08月18日08:37  中国体育报

  作为本届北京马拉松比赛(以下简称“北马”)的组织者,中奥路跑体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孙立平最近有点“烦”,因为想找他“开后门”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太多了,“没名额了,3万个名额5天报满!”孙立平坦言,虽然去年北马的报名工作也是提前一个月结束,但今年报名再次井喷,始料未及。

  据介绍,2011北马报名工作于6月16日中午12时正式启动,截至6月21日22时,3万参赛名额全部报满,仅用时5天,共计130个小时,距离北马组委会设定的报名截止日期7月30日整提前了39天。这不仅在国内马拉松比赛报名中屈指可数,在全世界马拉松赛事报名中也属较快速度。

  无独有偶,北马报名结束不久,从太原市体育局又传来消息,第二届太原马拉松的报名人数已经破万,远远超过首届的参赛人数。马拉松的火爆似乎一触即发,而从近两年国内马拉松比赛的报名形式来看,无论级别大小都格外火爆。

  “10年前参与北马的还都是专业选手,那时候还要专门组织高校选手参赛,而今年只剩下了清华一个高校团队报名。”在孙立平看来, 大众健身需求的高涨是今年北马报名火爆的最大推力,“在大众参与锻炼的项目中,跑步永远是第一位的,中国的锻炼人群中有60%的人是在进行跑步,业余选手的增加体现了马拉松比赛的社会参与性,也进一步说明全民健身需求的增加。”

  的确,如果说30年前在北京街头翘首观看马拉松比赛是因为新鲜,那30年后越来越多的马拉松赛事涌现则是符合了大众的需求。数字显示,2011年国内的马拉松赛事高达19个,赛程更是从1月份排到了12月份。即使有这么多的马拉松赛事,似乎仍然难以满足所有路跑爱好者的需求,有学生网友表示,“怎么放暑假的几个月都没有比赛?”也有专业的路跑爱好者认为,虽然马拉松比赛多了,但全程比赛相对较少,“怎么也得12个,一个月一个!”

  接连不断的马拉松赛事也体现了国内城市对于举办马拉松赛事的热情,很多城市已经把举办马拉松赛事作为推广城市的名片,“城市马拉松可以为这个城市带来极大的声誉和关注度,而且可以呼唤起全民运动的热情,同时在经济上也是一笔盈利账。”来自马拉松运动起源地的希腊马拉松市市长扎加里斯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在北京马拉松第一年的时候,也是马拉松在中国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是商业要求大于城市,而现在是城市大于商业。”在业内人士看来,马拉松比赛耗时长,举办难度大,但是众多城市仍然争相申办,并试图将这样一场比赛打造为城市名片。那么进入“城市阶段”的马拉松如何才能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呢?

  合理设定赛事

  “今年北京马拉松赛事设定全程项目报名8500人、半程项目报名6000人,其中9公里项目最早报满,其次是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 中奥路跑体育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山坦言,合理的赛程设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比赛的参与性。

  和其他体育项目不同,马拉松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明星。目前比较成熟的伦敦、波士顿、柏林、纽约等马拉松比赛之所以知名,并非是参赛选手有多大的号召力,而在于参与的人群多。因此为了满足大众需求,赛事主办方也打破了原有的办赛思路,相继推出了不同距离的马拉松赛事,有的还从参与者角度出发,推出了家庭跑,不过从比赛欣赏角度来看,主办方似乎更希望更多人参与全程跑当中,“北马今年全程比赛的观摩时间增加到了六个小时,这也意味着增加了可容纳的参与人群。”

  加大宣传 打造品牌

  跑了十几年北京马拉松的王安全大爷今年却没有报上名,“听说有个叫微博的什么东西,早早就把人招满了,老跑友跟不上网络速度喽!”王大爷幽默的语言中透露着无奈。

  据高山透露,今年北马加大了赛事宣传,采用了多角度立体化的推广策略,尤其是大胆启用新媒体。早在马拉松比赛报名开始之前,其率先推出的官方微博关注度已经位列排行榜的前十位,所以很多人在报名启动首日就完成了报名工作。

  据了解,几乎国内所有的马拉松赛事都有自己的媒体发布平台,为了提升赛事品牌规划的长期性,很多马拉松赛事都交给专业公司运作,从而不断强化竞赛服务和品牌建设。由中国田径协会和中奥体育合资的中奥路跑体育管理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公司接手北马以来先后举办马拉松科学论坛、北马博览会等活动,今年还首次尝试与国外慈善运营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这些都很好地实现了品牌沉淀,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推广了路跑文化,提升了赛事品牌。”

  市场化运作仍需加强

  虽然近两年来,国内马拉松赛事格外火爆。但也仅只是“墙内开花”,相比国际金牌马拉松赛事仍有不少差距。有人说,马拉松比赛是否具备国际影响,最关键的标准就是外籍业余选手的参赛比例,而从国内规模最大最成熟的北京马拉松来看,这个数字只有6%。

  除此之外,缺少资金也是国内马拉松发展面临的瓶颈。以今年的北马为例,虽然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的赞助和支持,但是唯独少了冠名商。因为在不少企业看来,马拉松赛事还是集政府资源才能实现的赛事项目,品牌公司赞助行为只是借助该平台,向核心受众传达品牌信息。

  但是随着中国路跑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这样的观念正在转变,马拉松展的火爆就是最好的证明,“国内马拉松赛事的市场化运作仍需加强,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马拉松乃至整个路跑运动必将扮演尤为重要的角色,毕竟跑步从来都是最便利、最有效的健身方式。”中奥路跑体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孙立平如是说。

  本报记者 马 敏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年北京马拉松赛专题 

更多关于 马拉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