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2011世界羽毛球锦标赛进入了决赛日的争夺,在率先进行的女子双打决赛中,两对中国选手同室操戈,最终经过40分钟的对抗,世界排名第一的王晓理/于洋以22比20、21比11直落两局战胜队友田卿/赵芸蕾,将世锦赛女双金牌连续第十次留在了中国队名下。作为仅仅配对一年的组合,王晓理/于洋的胜利表明国羽大胆的动荡变阵的策略取得成功。
2009年底,国际羽联对于双打项目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改革方案,最终导致致中国羽毛球队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双打名额严重缩减。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国羽在过往女双比赛中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名额的减少也使得各类大赛的保险度大幅降低,因而找到实力更加强劲、表现更加稳定的组合便成为了中国队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如何充分发挥雄厚的后备力量、发现冲击伦敦奥运金牌的最强阵容?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中国羽毛球队大胆地在奥运会开始前的一年里,果敢地进行全面变阵。然而,这一举措在前期的开展并不顺利,众多名将因为伤病和退役的原因,使得配对组合的工作越发艰难。而这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2009年世锦赛冠军张亚雯(微博)和赵婷婷(微博)。
杜靖/于洋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冠军,本应成为女双项目不二的组合,在去年世锦赛中,两人还凭借默契配合,迎来了职业生涯新的高峰。不过,杜靖的意外受伤使得形式急转直下,中国女双甚至在尤伯杯的一反常态,接连丢分,因而教练组果断决定,将2010年世锦赛决赛还与于洋隔网相对的王晓理火速搭档成为最新组合,而王晓理原先的搭档马晋(微博)专攻混双一个项目。
虽然两人配合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自配对以来尚未出现外战败绩,长期垄断女子双打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成为中国羽毛球队新的王牌。与中国队其他组合相比,于洋/王晓理搭档更加稳定,此外,这对组合在场上应变能力较强、网前跟进速度快、移动灵活、球路富于变化。被女双主教练陈其遒称为最有希望成为女双“巨无霸”的组合。
本届世锦赛,两人默契配合,实力强劲,五场比赛均以2-0的比分完胜对手,在收获众多公开赛金牌后,终于收获了这对组合的第一个分量最重的世界冠军头衔。一年的时间里,于洋更换搭档实现卫冕,也必将成为一段值得称道的佳话;而王晓理则将奖牌的颜色由银变金,努力与付出终得肯定。
作为本届世锦赛参赛名额最少的一项,女子双打却成为了最为保险的项目,也是中国队唯一提前锁定冠军的单项,为明年伦敦奥运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了王晓理/于洋,收获亚军的田卿/赵芸蕾同样值得肯定。在本赛季前半段还与成淑(微博)配对的赵芸蕾,在与田卿搭档后成绩十分优异,此外还与张楠配对混双,牢牢占据世界排名第一的位次。因为配合默契度和精力分配缘故,两人在决赛中惜败队友也算情理之中。
在经历尤伯杯失利后,中国羽毛球队果敢地面对困难与挑战而前进,终于在本届世锦赛里,用包揽冠亚军的表现重新为王牌项目正名,放眼伦敦奥运会,女子双打“五连冠”的伟业指日可待。
(胖胖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