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所有中国人都会记住的日子。3年前,我们共同见证了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华彩时刻;3年后,我们迎来了第三个全民健身日。6日,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蒋效愚接受本报专访,强调国民体质健康水平是民生工作的根基,更是全民健身工作的根本评价标准。
记者:回望北京奥运会后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您觉得实现当初设立全民健身日的目标了吗?
蒋效愚:从当初打算设立体育节到改成全民健身日,从现在看,正在逐步实现当初的目标。有几个标志:党和国家对全民健身工作越来越重视,出台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各级政府对群众体育的投入不断增加;群众健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极大提高,全国体育锻炼人口不断增长;公共体育设施和场地不断发展,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以及基层的面貌发生很大改变;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正在完善,围绕全民健身的体育产业逐步壮大。
记者:每年全民健身日,各地都会举行主题活动,但老百姓可能更在乎平时锻炼是否便利。下一步全民健身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蒋效愚:一棵大树如果根系出现问题,即便一时枝繁叶茂,最后还是会垮掉。在民生这棵大树上,国民体质健康就是根,这也是全民健身工作的核心任务。目前我国有两个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警觉:一个是未富先老,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一个是未老先衰,青壮年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准不容乐观。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就是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有效提升国民体质。现在考量全民健身有一系列指标,比如场地设施水平、社会体育组织建设程度、社会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等,但我认为最硬的指标应该是国民体质的健康水准,这是全民健身的根本评价检测标准。如果其他指标都在上升,就这个指标往下落,一定是全民健身工作存在问题。比如场馆越建越多,但国民体质没提高,就说明场馆利用率不够,没有对群众开放。
记者:近年来青少年体质下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您有何建议?
蒋效愚:近年来青少年体质状况令人担忧。青少年的体魄健康是百年大计,全社会应给予更多关注,应该从国家战略层面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这不光是体育部门的事,各级政府应承担起主导责任,体育部门、教育部门、宣传部门、财政部门等要形成合力,整个政策导向要一致。
记者:未来该如何协调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关系?
蒋效愚:我认为现在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及时作出调整,有必要也有可能。有必要是说我们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竞技体育的辉煌,有可能是说现在社会越来越强调和谐发展、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只有打牢体育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竞技体育才能延续辉煌。需要将举国体制的优势、市场的活力以及借鉴国际职业体育的经验结合在一起,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