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梦之队”名满天下,越来越多中国教练受邀前往海外执教。先进技术不断“输出”,使得各国水平整体上扬,但中国特有的集训模式,却很难觅得适合生存的土壤。
“我们也曾尝试过,但最终还是名存实亡。”中国首位男子跳水世界冠军李宏平留美26年,见证了美国跳水近年来停滞不前的惨淡局面,“说实话,美国体育界也意识到中国这套举国体制有它的优势。但整个国家的文化、结构和传统观念,让这种‘中国模式’很难推行。”
试验三年难以为继
李宏平提到的尝试,始于2005年。得到来自本国奥委会的支持,美国跳水训练中心正式成立,原计划以4年为周期,通过集训形式在奥运会和世界大赛中争取佳绩。2008年奥运会前,这里聚集了全美大部分顶尖跳水选手,拥有两名专职教练和一支包括医生、体能训练师、心理医师在内的保障团队。训练所需的各项经费,均由美国奥委会提供。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北京奥运会结束,训练中心虽还健在,但几乎全部优秀选手集体撤离。“有些人上大学,有些人因为其他原因离队,此后,训练中心再没能集中最优秀的选手。不能集中优秀选手,集训又有什么意义?”李宏平说,“家庭观念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美国人无法适应长时间‘抛妻弃子’的集训。此外,美国人更习惯各自为营,不希望所有的好处都集中在小部分人身上。在他们看来,只有每人都能分到一杯羹,那才是公平的。所以对从上而下的体制并不太愿意接受。”
集训试验提前宣告失败,美国跳水重回原来的轨道。
“职业与业余的较量,起点就不公平。场地设施、训练方法和时间、大赛奖励等,美国都无法跟中国相比。”李宏平举例说,“中国一般省市队,陆上场地是8块弹板、12块弹网。在美国,以我的俱乐部为例,只有弹板和弹网各一块,场地还是露天的。同样是奥运冠军,中国选手动辄能得上百万元奖励,美国的奖金只有3万美元。”
人口众多精英稀少
亲历两种截然不同的体制,李宏平感触深刻,“中国选手平均每天训练8小时,美国大学则规定运动员每周训练不能超过20小时。夸张点说,中国队员练一年,等于在美国练十年。质量来自数量的积累,差距显而易见。”
既然意识到训练量不够,何不增加些练习时间?“这就缘于两国理念上的差异。”李宏平说,“美国人练跳水,没有那么强的目的性。不是非要拿锦标才行,而是为了体会参与的乐趣。相比起来,中国像个金字塔,美国更像是个广阔的平台。”
按美国人自己的统计,练跳水的人也不少,全国数以万计,中国的数字或许远不及此。“但这两种数据完全不是一个平面的,跳水、女足,各种运动的统计都是如此。美国统计的是参与人数,中国的数字则是‘精英选手’。”据他介绍,在美国,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跳水俱乐部的大门向所有人敞开。“我有个学生,45岁开始学跳水。从‘冰棍’动作开始学,每一点进步都能让他很满足。”这样的“入门”方式,显然与中国不同,他直言,“中国往往用很多步骤来选材,看他(她)有没有条件去跟世界最高水平竞争,再决定是否可以跨过门槛。从基层开始,目的就是为了向上级队伍输送人才。”
作为任职南加州大学的跳水教练,李宏平也曾考虑过从中国引进人才。可中国选手起点过低的文化基础,让他一再却步。“从跳水而言,中国二三线的选手也足够优秀。但在美国,不是只会跳水就行,他们的语言和文化程度都难以达到要求。”或许,这也恰是“中国模式”的死穴。 谷 苗